第0950章 劊子手!-《北頌》
第(2/3)頁
順便警告楊懷玉那個小崽子,讓他別給老夫趴墻頭了。
人許給他了,他光明正大的上門看。
再敢趴墻頭,老夫打斷他的腿。”
親隨見此,有些激動的道:“老爺答應這門親事了?”
王德用嘆了一口氣道:“不答應又如何,咱家的人又不聰明,楊家的人也彪呼呼的,剛好湊一對。
原想著找一個聰明的孫女婿。
可如今看來,聰明的孫女婿入了門,咱家經(jīng)不起人家折騰。”
親隨只知道王德用答應了這門親事,對于王德用其他的話,他就當沒聽見。
王德用說王家的人不聰明,那都是騙人的。
王家三代人,屹立在朝堂上,風雨從王家身邊飄過,王家什么也沒沾。
如今,最愛鬧騰的石家倒了。
潘家也倒了。
曹、李、高等幾家被拆的四分五裂。
只有王家以然如常。
在風云動蕩的朝堂上,王家能順風順水的走到今日,誰敢說王家人不聰明?
王家只是喜歡低調罷了。
王德用沒理會親隨的心思,他嚷嚷著道:“那小子既然敢動手殺人,殺伐還如此果斷,那江寧府的事情,我們就不需要擔心了。
傳令下去,軍中上下封鎖所有江寧府水脈,防止有惡徒出現(xiàn)。
若是有惡徒手握兵甲,皆以造反論處,就地誅絕,不必請示。”
包拯既然是一個敢打敢拼的小子,江寧府的事情王德用也就不用操心了。
但是為了防止有人狗急跳墻,他還是要做一番布置。
隨著王德用一聲命令傳達下去,江寧府附近的所有水域,被封鎖的死死的。
水面上前所未有的平靜,看不到來來往往的貨船,也看不到飄飄蕩蕩的打魚船。
只有戰(zhàn)旗在寒風中迎風飄揚。
水面上是平靜了,可是江寧府里卻是風起云涌。
包拯入城后第二日,再次舉起了屠刀。
此前發(fā)生的八樁命案中的一樁,被包拯破獲。
控制著江寧府一成的糧商陳氏,牽扯命案中,包拯立馬派兵查抄了陳氏府邸。
主犯斬首,其余人等全部流放遼地。
家產(chǎn)全部充公。
其實包拯也沒怎么查,主要是陳氏的人見朝廷奈何不了他們,主動將殺人的事情宣揚了出去。
當成一樁了不得的事情,講給了秦淮河上的許多姑娘。
包拯入了江寧府,知道了此事以后,稍加審問,就抓住了一些罪證,立馬就動手了。
江寧府的豪門大戶在溫柔鄉(xiāng)待久了。
忘記了對刀兵的畏懼。
以往朝廷派來調查他們的人,不是被他們栽贓陷害著逼走,就是被他們用各種手段拉攏。
他們完全忘記了,當?shù)侗迪碌臅r候,他們根本沒有反抗的力氣。16讀書
除了任人宰割,其他的什么也做不到。
包拯處置了陳氏,豪門大戶無一不驚。
他們驚恐的不是包拯殺了陳氏的人,抄沒了陳氏,而是包拯將陳氏的人發(fā)配去了遼地。
身處在遼地的那些廝殺漢,若是知道了留在江寧府老家的家人被陳氏給欺辱致死了,他們要是不折騰陳氏的人才怪。
軍中袍澤情深,又有同仇敵愾的性子。
只要陳氏犯事的文書拍到了遼地監(jiān)軍手里,立馬會被傳揚的人人皆知。
陳氏,完了。
不是被殺沒了,也不是被抄沒了。
而是被一個發(fā)配弄沒了。
江寧府上上下下,所有人對他們這位新知府的印象就是狠。
狠到讓人從心底里生出寒意。
包拯坐鎮(zhèn)了江寧府以后,什么也沒干,就是查案、抄家、殺人。
第三日,蘇州知州耽誤了半個時辰,才到江寧府,腦袋瞬間就掛到了旗桿上。
第四日,城中的大盜被捕,游街半日后,被斬首。
第五日,有鄉(xiāng)民狀告豪門大戶侵占民田,害人性命,包拯帶人上門查問,在豪門大戶別院的枯井里,挖出十一具尸骸。其全家被捕,砍頭砍頭,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
……
包拯在江寧府,什么也沒干。
就是查案,再查案。
包拯也算是地主家的兒子,深知地主的秉性。
他知道那些豪門大戶不把佃戶、仆人當人看,多多少少都干過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
所以,他只需要查案就行。
有人告狀他就查,沒人告狀他就翻陳案。
狀告包拯的奏疏,如同雪片一樣飄進了汴京城,飄到了政事堂。
政事堂內(nèi)。
王曾手握著一卷奏疏,臉黑如鐵,他盯著寇季,渾身哆嗦著道:“你真是挑了一個好劊子手!”
寇季隨手將手里的奏疏扔到了政事堂正堂內(nèi)的大案上,伸了一個懶腰,侍從官立馬端過了一碗蓮子羹放在了他面前。
他淺嘗了一口,放下了碗,不咸不淡的對王曾道:“人是官家挑的,又不是我挑的。”
王曾憤怒的道:“九百多性命,一萬多人被發(fā)配,如此大的手筆,你讓朝廷如何向天底下人解釋?
就因為他們想燒常平倉?”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他們敢拿常平倉做要挾,那就要做好被處決的覺悟。你又不是初出茅廬,你應該明白,常平倉乃是朝廷穩(wěn)定地方的根基,誰動誰死。”
王曾咬牙切齒的道:“他們只是想少,但是沒少。”
寇季打著哈欠道:“等他們燒了,那就晚了。運城的常平倉可擔著供養(yǎng)多個關口將士們的重任。
糧食若是沒了,幾個關口的將士們,就要反了。
所以他們就不該打常平倉的注意。
他們被殺,親眷被株連發(fā)配,也是咎由自取。”
王曾吹胡子瞪眼的起身,怒吼道:“就是因為他們想了想,九百多人的性命就沒了?!”
寇季不以為然的道:“敢打軍糧的主意,別說是九百了,九千都得殺。”
說完這話,寇季撇撇嘴道:“你別光盯著韓琦不放啊。包拯在江寧府殺的也不少。你怎么不說包拯呢?”
沒錯。
寇季和王曾剛才議論的是韓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