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寇公大概是不想讓你我君臣變成他和我父皇那樣,所以才用如此謊言,將我們捆綁在一起。” 寇季起身,向趙禎一禮,道:“我祖父也是善意的謊言,還請官家勿怪。” 趙禎笑著道:“無妨無妨,終究是為了你我君臣,也是為了我大宋社稷。只要是對我大宋社稷有利的,朕不介意被人欺騙。” 寇季哭笑不得,“官家還是不要讓人欺騙的好,免得讓奸人趁機爬上高位。” 趙禎微微瞇起眼,幽幽的道:“這朝堂之上,是忠是奸,朕其實一點兒也不在乎。只要他能為我大宋建功立業,又能遵守朕提出的要求,朕都能容忍。” 趙禎此話一出。 寇季抿著嘴不知道如何開口。 趙禎見此,詢問道:“難道朕說的不對?” 寇季苦笑道:“能不能建功立業暫且不論,但凡是能嚴格遵守官家提出的要求的,根本就沒辦法成為一個奸臣。 所以官家這句話十分不妥當。” 趙禎假裝一愣,“是嗎?朕倒是覺得挺好的。” 寇季搖了搖頭,沒有再言語。 趙禎十分大度的告訴他,無論忠奸,他都能容得下。 可他提出的那些做官的要求,明顯是依照著忠臣的標準制定的。 奸臣若是能嚴格遵守他制定的標準,那還算什么奸臣? 所以趙禎看似大度的能容納奸臣,但朝堂上絕對不會出現奸臣。 因為趙禎會用自己的標準,將朝堂上所有的奸臣,硬生生掰成忠臣。 寇季在趙禎示意下,再次躺下。 趙禎感慨著道:“朕堅信你是天授之人,堅信了十數年。如今發現是寇公的謊言以后,朕不僅沒有失落,反而還覺得有些慶幸。 你說奇怪不奇怪?” 寇季直言道:“官家大概是覺得,你我君臣拼盡全力建立的功業,不該被那虛無縹緲的上蒼分去一半。” 趙禎哈哈大笑道:“是極!是極!” 他和寇季二人共同建立了現在的大宋,建立了無上功業,平白無故的讓上蒼占去一份,他心里確實有些不樂意。 如今得知上蒼并沒有參與他們二人建立功業的過程,趙禎自然很開心。 他心里或許已經生出了‘上蒼也不過如此’的想法。 寇季笑著道:“官家請臣入宮,是為了權衡應州等地事宜該如何處置,如今卻聊了半天閑話。 我們是不是該入正題了?” 趙禎一點兒也不著急,他盯著寇季道:“四哥就真的沒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可以解決眼前發生的這種窘迫嗎?” 寇季沒有言語。 趙禎自顧自的繼續道:“太祖、太宗、乃是我父皇,防著武人如同防賊。壓的武人在朝堂上抬不起頭。 也正是因為如此,導致了我大宋被四夷欺辱,文官坐大,表面上一個個都是忠臣賢良,背地里卻全是一些蠅營狗茍。 朕如今扶起了武人,眼看著武人幫我大宋開疆拓土,建立了無上功業。 朕眼中出現了許多跟太祖、太宗,還有我父皇不一樣的東西。 朕以為,武人也罷,文人也好。 就像是人的兩條腿,缺一不可,一長一短也不可。 應該文武相濟,齊頭并進。 如此,文人盯著武人,武人盯著文人。 只要朕把控好其中的平衡,不讓其中任何一方坐大。 那朕就不用擔心文人和武人會為禍。 也唯有如此,我大宋才能聚集起力量,做我們想做的任何事。” 趙禎話說的很長,里面的意思寇季也聽明白了。 趙禎是告訴寇季,他能給武人的自由都給了。 如今文武剛好能制衡在一起,他也能安心的穩居在中庭。 但有一些話,趙禎沒說,寇季卻猜到了。 那就是趙禎很想給武人再放一些權力,讓武人好好的維持地方的治安,免得百姓受難。 但他又害怕武人坐大,壓制了文人,讓大宋再次變成一個畸形兒。 如今,他正在自己的帝位和百姓們中間較量。 一邊是祖宗基業,一邊是百姓的安危。 趙禎確實有點難選。 寇季沉吟再三,對趙禎道:“其實官家不必老是將想法放在放不放權上。這種囧境最大的問題就來自于消息的傳遞上。 只要官家想辦法加快消息之間的傳遞,就能大大的避免這種囧境出現。 如今從汴京城傳令到古北口,需要七日。 古北口一旦發生戰事,消息一來一往就是十四日。 若是官家能想辦法加快消息之間的傳遞,將時間縮短一半,那百姓的危險就會少一半。 若是官家能想辦法讓消息朝發夕至,那無論任何地方發生叛亂,朝廷都會快速的派遣兵馬將其剿滅。 到時候,只要不是我們自己禍國殃民,鬧得百姓群起而攻之。 那大宋的江山社稷就穩如泰山。” 趙禎一愣,稍微思量了一下寇季的話以后,感嘆道:“原來還可以這樣……” 寇季笑著道:“官家應該學會跳出問題外,再看問題,必然有不一樣的收獲。” 趙禎深以為然的點頭,“朕回頭就讓下面的人想辦法加快消息的傳遞。能縮短一點,百姓們的危險就少一點。朕心里也就好受一點。” 寇季贊嘆道:“官家不愧為仁義之君。” 趙禎哭笑不得的道:“得了吧。民間的百姓如今稱呼朕為武皇帝,跟仁義掛不上半點勾。” 寇季失聲一笑。 一個在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仁帝,變成了武皇帝,確實讓人忍俊不禁。 趙禎繼續道:“朕打算將王曾、杜伊、王凱三人各打五十大板,四哥以為如何?” 寇季盯著寇季,做出了一個聆聽狀。 趙禎笑著道:“王曾干涉樞密院兵事,罰俸半年。王凱和杜伊謊報軍功,賞賜減半,將士們軍功不折,但因殺戮過甚,命其監工半載,盯著那些俘虜們耕田。 兩個關口每半載派遣兩千將士充為監工,往復更替,直至五萬禁軍盡數輪換過以后,監工期滿。”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