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0972章 瘋狂的呂夷簡,發(fā)飆的李迪-《北頌》


    第(3/3)頁

    其中有一些貪戀青塘田產(chǎn)的,決定去青塘落戶。

    也有一些是去青塘打工的。

    對。

    就是打工。

    他們不是去服役的人,也不想在青塘安家落戶。

    他們就想去青塘種地,想賺取呂夷簡許下的那些牛羊馬。

    良田和牲口對百姓們而言是珍貴的。

    雖然如今的牲口價(jià)格大跌,但仍舊不是許多貧寒百姓所消費(fèi)得起的。

    所以他們想去青塘做工,賺取牛、羊、馬。

    一群人浩浩蕩蕩的涌現(xiàn)到了西寧州以后,數(shù)量已經(jīng)達(dá)到了二十萬。

    其中服役的十萬,家眷六萬,愿意在青塘落戶的六千,剩下的都是前去青塘打工的。

    呂夷簡親自策馬趕到了西寧州迎接他們。

    然后帶著他們?nèi)肓饲嗵痢?

    到了青塘以后,呂夷簡快速的從他們中間挑選出了許多領(lǐng)頭人,依照軍中的排序方式,將他們編成了一個(gè)一個(gè)營。

    然后將他們分別安置在了青塘境內(nèi)為數(shù)不多的城池內(nèi)。

    并且大方的將青塘境內(nèi)的那些屋舍、寺廟,分給了百姓們居注。

    然后又給他們分配了牛、羊、馬、農(nóng)具,并且給他們劃分了開墾良田的區(qū)域。

    二十萬人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農(nóng)家子。

    所以不需要人刻意去教他們種田,他們自顧自的就開始在青塘境內(nèi)開墾起了荒田、劃分起了草場。

    呂夷簡只需要給他們提供種子,并且叮囑好領(lǐng)導(dǎo)他們做工的人規(guī)矩以后,就不用太灌輸他們。

    呂夷簡自己領(lǐng)著那些愿意在青塘境內(nèi)安家落戶的人,住進(jìn)了青塘最繁華的青塘城。

    給他們分了大屋、大宅。

    不僅如此,還給他們每家每戶分配了一千畝地、一千畝草場,牛羊馬匹等數(shù)量翻倍提供。

    然后又將青塘的王宮和青塘王宮旁龐大的寺廟,改成了學(xué)社,讓那些孩子們?nèi)プx書。

    此事傳揚(yáng)出去以后,那些在青塘境內(nèi)服役的很多男丁,都動心了。

    那些去青塘打工的百姓也動心了。

    沒辦法,呂夷簡給的太多了。

    多到他們活到這么大,也沒敢奢望過的地步。

    有大量的田種,有成群的牛羊馬匹,孩子還有書讀,對他們而言吸引力太大了。

    于是乎,在呂夷簡的誘惑下,落戶的人越來越多。

    隨著地方上百姓的戶籍被轉(zhuǎn)移,地方衙門不樂意了。

    特別是臨近青塘的幾個(gè)衙門。

    其中西寧州知州喊的最慘。

    在呂夷簡開出的一千畝良田、一千畝草場的誘惑下,西寧州半數(shù)的貧寒百姓跑了。

    由于身處在邊地,民風(fēng)彪悍,所以他們根本不在乎地方衙門的約束,說跑就跑。

    西寧州知州眼看著西寧州內(nèi)許多紡織作坊紛紛歇業(yè),眼看著街道上的行人逐漸變少,他怒不可止。

    參奏呂夷簡的奏折一封一封往汴京城遞。

    趙禎和寇季二人假裝沒看見。

    朝中百官也無人提及此事。

    畢竟,比起呂夷簡,西寧州知州在朝中就是一個(gè)嘍啰。

    呂夷簡雖然離開了中樞,可門生故舊一大堆,大部分都在朝中,兒子也在朝中出任侍郎。

    西寧州知州,可沒那么多門生故舊,更沒有做侍郎的兒子。

    所以西寧州知州參奏呂夷簡的奏折入京以后,幫誰不幫誰一目了然。

    呂夷簡的做法很符合趙禎和寇季二人的心思。

    他二人選擇了裝聾作啞,西寧州知州的奏折自然石沉大海。

    呂夷簡在青塘瘋狂了兩個(gè)月以后,兩份有分量的奏折出現(xiàn)在了朝堂上。

    趙禎拿著兩份奏折,哭笑不得的道:“呂夷簡是過分了……”

    寇季神色跟趙禎差不多,他點(diǎn)著頭道:“挖墻腳挖到了李迪和杜衍身上,他們自然不樂意。”

    兩份有分量的奏折,分別來自于李迪和杜衍。

    李迪在奏折中毫不客氣的罵呂夷簡不要臉。

    杜衍言辭犀利的指責(zé)呂夷簡是個(gè)禍國殃民的奸臣。

    李迪更是在奏折中威脅到,如果呂夷簡再不克制自己,他就要帶刀入青塘,去跟呂夷簡血拼。

    趙禎苦笑著道:“呂夷簡從中原腹地挖人也就算了,居然連河西的人也挖。李迪和杜衍如今還指望著河西的百姓陪著他們一起治沙呢。

    呂夷簡瘋狂的挖墻腳,他們二人自然氣的跳腳。”

    寇季感慨道:“沒辦法,青塘地域遼闊,而青塘的高原上,只有河西人勉強(qiáng)能適應(yīng)。從中原腹地遷移過去的百姓,根本沒辦法在青塘的高原上站穩(wěn)腳根。

    所以呂夷簡從河西挖墻腳,也在情理之中。

    更重要的是,呂夷簡確實(shí)給的太多了。

    如今河西人口在李迪和杜衍的治理下,幾乎是翻了五倍。

    李迪那個(gè)老倌又騙著鎮(zhèn)西軍為河西那些男子從域外去劫掠女子為妻妾。

    甚至還奏請朝廷,讓鎮(zhèn)西軍的將士在河西留種。

    如今河西的男子,不娶一妻二妾,都會被人看不起。

    在這種情況下,河西人口增長的很快。

    土地自然不夠分。

    呂夷簡開出了那么優(yōu)厚的條件,他們自然會往青塘跑。

    李迪在河西這些年,研究通了如何將沙漠變成綠洲。

    如今已經(jīng)從沙州等地的沙漠中奪處了近數(shù)十萬畝良田。

    他還指望那些百姓跟著他將沙漠徹底變成綠洲呢。

    呂夷簡抽他的血,他自然會罵娘。”

    趙禎聽完了寇季的話,點(diǎn)著頭道:“李公化沙漠為綠洲,可以說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朕記得我大宋兵馬最初進(jìn)河西的時(shí)候,河西大部分地方都是一望無際的荒灘。

    如今十多年過去了。

    那些荒灘不是變成了樹林、果林,就是變成了良田。

    以前寸草不生的沙漠,如今也被李公治理成了一片片的樹林。

    我大宋也多出了許多可以讓子孫后輩依仗的良田。

    李公在河西的功勞,需要維護(hù)。

    朕應(yīng)該下旨給呂夷簡,讓他收斂一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