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3章 包拯面對的選擇題-《北頌》
第(1/3)頁
“不太好收斂,讓呂夷簡不再納人入青塘的話,呂夷簡估計會罵娘。他在青塘守了兩年,吹了兩年冷風,好不容易可以動手吸納人了,他絕對不愿意錯過。”
寇季直言。
趙禎沉聲道:“可是再讓他這么亂來下去,李公恐怕真的要提刀入青塘了?!?
河西的一切都是李迪的心血,呂夷簡如今在抽李迪的血,李迪真的敢提著刀跟他干一場。
寇季沉吟著道:“其實青塘如今已經有了根基,再繼續從外面吸納人,已經沒必要了。呂夷簡完全可以效仿李公舊事?!?
趙禎眉頭一挑,有些不敢相信的道:“你是說……”
寇季點點頭道:“如今朱能、李昭亮、元山都在域外征戰,手里必然有數量龐大的俘虜。只要呂夷簡派人去交涉一下,用一些牛羊,或者糧食換取一些女俘虜,還是能輕而易舉做到的?!?
趙禎臉上的神情一僵,喃喃道:“朕當初說過,我大宋百姓若是沒妻子的話,朕就派人出去給他們搶。
朕從沒想過成真。”
寇季笑著道:“總歸是我大宋百姓占便宜。”
趙禎苦笑著道:“朕沒那么厚的臉皮?!?
寇季笑道:“讓李迪私底下去跟呂夷簡說一下,然后官家再派人去幫著呂夷簡跟元山、朱能、李昭亮三人交涉一下。
臣回頭讓鴻臚寺的人去跟黑汗國的人交涉一下。
相信他們愿意用那些女俘虜跟我們換取糧食?!?
趙禎嘆氣道:“朕總覺得難以啟齒。”
寇季哈哈笑道:“我們不要說的那么明顯,讓呂夷簡私底下派人去挑破此事就好?!?
趙禎遲疑了一下道:“鴻臚寺的人就不要用了吧?咱們私底下派人去交涉一番。這種事情說出去真的不光彩。
后世人著史,提到此事,還不知道將你我二人描繪成什么樣子。”
寇季點頭道:“那就依照官家說的辦。”
趙禎也跟著點了點頭道:“事不宜遲,你下去準備文書。朕下旨呵斥一番呂夷簡,讓呂夷簡不得再吸納大宋百姓。
不然再讓呂夷簡這么鬧下去,舉國上下的地方官恐怕都要有怨言了?!?
寇季起身,拱了拱手,離開了皇宮。
趙禎吩咐陳琳召來了中書舍人草擬詔書。
寇季坐著馬車匆匆趕回府以后,準備去書房寫信,只是走到了書房門口,就看到了兩個人影站在書房不遠處。
也不說話,像是個木頭。
仔細一瞧。
是包拯和趙絮。
包拯在江寧府的差事處理的很圓滿,因此被調回了汴京城,出任刑部左侍郎。
原刑部左侍郎被調任到了禮部,出任禮部左侍郎。
包拯回到了汴京城,自然要像是蘇洵一般,趕到寇府拜會寇季。
只是他沒見到寇季,倒是先見到了趙絮。
以往跟趙絮通信的時候,包拯的話說不完。
如今見到了趙絮,包拯反而說不出話。
寇季站在一旁,看了許久,見兩人遲遲不肯開口,忍不住走到了二人不遠處,調侃道:“你們在向我展示什么叫做相敬如賓嗎?”
寇季的話驚醒了趙絮和包拯。
趙絮惡狠狠的瞪了寇季一眼跑開了。
包拯站在原地苦笑道:“先生,以您的身份,調侃學生,是不是不太合適?”
寇季笑著道:“怎么,被江寧府百姓贊為包閻王的包拯,也學會羞澀了?”
包拯哭笑不得的道:“學生沒有。閻王之名也非學生所愛,是那些江寧府的豪門大戶強加在學生頭上的?!?
寇季笑道:“只因為你差點將江寧府的豪門大戶斬干凈了,是不是?”
包拯臉色一正,道:“豪門大戶,大多為富不仁。江寧府的豪門大戶,更是喜歡奢靡之風,他們中間一些人將折磨女子當成了雅事。
秦淮河上的那些女子被他們納入府以后,殘忍的折辱致死。
更有甚者喜歡用美人燈?!?
寇季目光一冷,“人燭?”
包拯鄭重的點頭,“民間也有人稱其為點天燈。”
寇季冷聲道:“如此滅絕人性的行為也敢做,抄家滅門也不為過。”
包拯點頭道:“學生不僅見過人燭,還見過殉井,就是將女子折辱致死以后,投入到井中。
還有一些追求長生之道,以小兒心煉丹做藥。
學生見如此慘劇,下手自然狠辣了一些?!?
寇季毫不猶豫的道:“應該的!”
似這種為了一己之私,造出滅絕人性的慘案的,確實該下狠手收拾。
寇季沉聲道:“以后我會考慮派一些酷吏去江寧府。明明是讀書人最多的地方,明明應該是最明事理、最通禮法的地方。
居然會有如此滅絕人性的行為出現?!?
包拯直言道:“大部分讀書人還是知書達理的。只有一些腐儒,還有一些豪門大戶的主事,過于殘忍?!?
寇季點了點頭,“此事我會去公文叮囑你的繼任者?!?
包拯抱拳道:“學生替江寧府的百姓謝過先生。”
寇季擺手道:“我是大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江寧府百姓著想,是我應該做的?!?
說完這話,寇季盯著包拯道:“說說你和趙絮的事情吧。”
包拯干巴巴笑道:“學生跟公主殿下能有什么事……”
寇季哼了一聲,“你覺得有卉兒跟著趙絮,你和趙絮之間的事情能瞞得住我?”
包拯遲疑了一下,低聲道:“學生出身寒門……”
“在廬州肥東,你包家也是有名的大戶,有良田三千四百二十七畝。你爹故去以后,你分得良田六百八十三畝,廬州州城內的鋪面兩間。
你將兩間鋪面分別分給了你的兄長以后,手里還余下六百八十三畝良田。
如今都是你長嫂在雇人照料。
我說的可對?”
寇季不等包拯把話說完,就言辭灼灼的喝問。
包拯苦笑了一聲,道:“比起公主,學生那點家業,跟寒門有什么區別?!?
寇季沉吟了一下,點頭贊同道:“那倒也是……”
說完這話,寇季狐疑的看著包拯道:“可我記得你不是一個在意身份的人。再說了,你是我大宋諸多知府當中,為數不多的年輕人。
你足以配得上一位公主。”
包拯坦言道:“跟著學生會過苦日子的。”
包拯這個理由很強大,寇季愣是沒辦法反駁。
一個年入近一萬六千貫的人,花費在自己身上的不足一百貫,剩下的一萬五千九百多貫全部貼補給了各地的蒙學。
如此做派,那個女子跟了他,都得過窮日子。
寇季嘆了一口氣道:“你就不能對自己好一點?幫助百姓的辦法有很多,沒必要苦了自己?!?
包拯肅穆的道:“學生拿到的每一文錢,都是民脂民膏,不敢輕易耗費。唯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學生才能覺得心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