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5章 氣死人不償命的包木頭-《北頌》
第(2/3)頁
寇季叮囑過了包拯以后,眼看著包拯還是不走,寇季詢問道:“還有何事?”
包拯趕忙道:“登聞鼓……”
寇季聽到了包拯提起了登聞鼓,臉上浮起了笑意。
登聞鼓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周,多設立在京師,為百姓鳴冤,或者百姓申訴民情所用。
史書上記載,北宋時期包拯治理開封府,效法登聞鼓,設立了鳴冤鼓,立于開封府外,為百姓提供有利的伸冤條件。
寇季入朝以后,就搶了包拯的政績,提前在各地衙門設立的登聞鼓。
由于寇季身份了得,所以他在各地衙門設立的鳴冤鼓,沿用了登聞鼓的名字,并沒有改名。
寇季搶了包拯在史書上的政績,如今正主當面提出此事,寇季覺得心里蠻爽的。
寇季笑著道:“登聞鼓有什么不對?”
包拯抱拳道:“登聞鼓乃是先生設立的一條善政,自從登聞鼓出現以后,民間就少了許多罔顧國法的事情,民不舉官不究的事情也大大降低。
但是學生覺得,無論是皇宮門前的登聞鼓,還是各地衙門前的登聞鼓,設立的律條相對有些苛刻。
許多百姓對敲響登聞鼓的律條畏之如虎,使得他們不敢走近衙門里訴說冤情。
所以學生以為,當更正。”
寇季聞言,點點頭道:“告御狀,需要丈責一百,許多人未曾走到登聞鼓前,就被守在登聞鼓前的御前衛杖斃。
府衙門丈六十、州衙門丈三十、縣衙門丈二十。
碰到了黑心的衙役,確實會出人命。”
包拯鄭重的點頭道:“當官本就是為民做主,若是以丈刑嚇退百姓,那就有些失去了當官的本意。”
寇季詢問道:“你覺得該如何改?”
包拯沉聲道:“學生以為,當減半。”
寇季沉吟著搖了搖頭,“減半也會打死人的。”
包拯沉吟了一下,想到了衙役們熟練的行刑手段,贊同的點點頭。
一些老衙役們,能在不傷人皮肉的情況下,幾棍子下去就能將人打出內傷。
甚至有的一棍子下去就能將人抽吐血。
寇季思量了好一會兒后,道:“應當取消庭丈,改為罰銀。”
包拯皺眉道:“如此一來,會滋生許多貪腐。”
寇季感嘆道:“至少貪污不會要人命。回頭你將此事奏上來,讓百官們議一議,我和官家也商量商量。
最好就是百姓告狀,不打也不罰,除非斷定是誣告,再罰也不遲。
如何罰,罰多少,應當定下數額。
確定百姓們能接受的起,不能逼死人。
借著大宋書報將此事傳給百姓,讓百姓明確的知道此事,知道罰款的數額,大大的避免地方上的貪腐。
此外,為了避免誣告成災,當設立一定的門檻。
地方衙門判案不服,才能向上一級衙門申訴。
如此往復,直至御狀。
斬刑是由大理寺審定,所以不怕地上衙門為了壓下案子,草菅人命。”
包拯沉吟著點頭道:“應當及時查閱地方上的大案要案、人命案卷宗,避免地方草菅人命。”
寇季感嘆道:“想要細化刑事,需要大量人手的。”
包拯認真的看著寇季道:“依照先生所言,只有地方判案不服以后才能向上一級衙門申訴,那么越往上,需要的人手就越少。
朝廷完全可以裁減上面的人手,將他們分派到下面去。”
寇季點頭道:“你說的也對,不過想要將此事徹底解決,并且避免其中的紕漏,就需要一套完善的刑律支持。
也就是說,刑律得大改,朝廷的刑律衙門得做一下調整。”
包拯盯著寇季問道:“先生有魄力動商律,難道不敢動刑律嗎?”
寇季失笑道:“胡說八道。之所以逐漸的調遣你們回京,就是為了隨后修訂其他律法做準備。其中就包括了刑律。
原想著等你們在朝堂上站穩了腳跟以后再說。
不過看你們如此快就適應了朝堂。
那也該動手了。”
包拯沉吟著道:“先生可是要學生做馬前卒?”
寇季搖頭笑道:“等著為朝廷出血出力就行了。現在朝堂上不需要什么馬前卒。”
以前寇季沒有登堂入室的時候,自然需要馬前卒去拼殺,為他搭路。
如今他已經登堂入室,什么事情跟趙禎商量過以后就能下結論,根本不需要什么馬前卒。
寇季和包拯聊完了正事。
寇季盯著包拯感嘆道:“小子,該交朋友的時候就多交一些朋友。別把自己弄成孤臣。如今朝堂上沒什么山頭,不需要什么孤臣。”
包拯瞥了寇季一眼,沒有說話。
寇季一開始以為他不想說話,仔細的觀察過了他的眼神以后臉就黑了。
包拯那別樣的眼神,就像是在告訴寇季。
朝堂上如今是沒以前那么多山頭了,那是因為寇氏山頭太大,將其他山頭全部壓死了。
如今是寇氏山頭一家獨大。
“滾!”
寇季對包拯沒有客氣,果斷讓包拯滾蛋。
包拯知道寇季沒有真的生他的氣,笑嘻嘻的起身施了一禮,往書房外走去。
眼看著包拯將帶來的糕點要帶回去,寇季又黑著臉喊了一聲,“你見過誰上門拜訪,又將禮物帶走了的?”
包拯一愣,笑著放下了糕點,匆匆離開了寇季書房。
寇季在包拯走了以后,喘著粗氣道:“狗日的說話不知道拐彎,又不怕死,難怪能將官家逼的坐在座椅上,任由他噴一臉的唾沫……
官家沒把他砍了,真是仁慈到家了……
我要是被他噴一臉唾沫,我能將他全家給埋了……”
寇季被包拯氣的口不擇言,將一些發生在史書上的事情也說了出來。
“相公要把誰全家埋了?說出來,妾身吩咐府上的侍衛去拿人。”
向嫣端著一碗參湯笑吟吟了入了書房。
寇季一邊從向嫣手里端過參湯,一邊翻著白眼道:“我是喜歡草菅人命的人嗎?”
向嫣笑著道:“就是因為相公你不喜歡草菅人命,所以妾身才幫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