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0984章 三三制三權分立-《北頌》


    第(1/3)頁

    滿朝文武有人羨慕的看向了韓陽,有人無動于衷。

    新任御史中丞歐陽修出班,奏道:“官家,不知道將大宋錢莊并入戶部是怎樣一個章程,是單列一部,還是歸入戶部轄下的四部當中?”

    歐陽修此話一出,韓陽像是得到了提醒,趕忙出班,“對對對,不知官家將大宋錢莊并入戶部以后,如何安置?”

    趙禎沒有回答歐陽修和韓陽的問題,而是看向了寇季,淡然笑著道:“四哥說說吧……”

    寇季點點頭,出班道:“大宋錢莊乃是國之重器,幾乎存儲著大宋近五成的錢財,溝通大宋南北,負責錢幣流通和發行。

    已經逐漸的成為了大宋一大命脈。

    所以大宋錢莊并入到戶部,并入到戶部轄下的四部,四部容不下,單例一部,又多了些許紛爭。

    所以,我和官家仔細商定以后,決定將戶部轄下的四部改為三司。

    分別是錢司、稅司、倉司。

    大宋錢莊將會入住戶部三司中的錢司。”

    寇季此話一出,滿朝文武一臉愕然。他們不明白寇季話里的深意。

    更不明白寇季和趙禎為何會將戶部轄下的四部,改為三司。

    戶部原有的四部戶部、倉部、度支部、金部,似乎只有倉部得以保留,其他三部的職能似乎要被拆分,如何分權,如何重新搭建戶部的權力構成,滿朝文武都不清楚。

    寇季知道他說出此事以后,百官們心里會有疑惑,所以他淡然道:“具體的政事堂隨后會下發公文給諸位。”

    滿朝文武聽到此話,也不敢妄言,紛紛躬身施禮,“喏……”

    寇季對著趙禎拱了拱手,退回了班列。

    趙禎緩緩開口道:“韓陽韓愛卿,勞苦功高,功勛卓著,朕準備調任韓愛卿擔任刑部尚書一職,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滿朝文武一臉愕然,韓陽臉上的神情僵住了。

    不等韓陽開口為自己叫屈,就聽寇季大聲的喊了一聲,“官家圣明……”

    有寇季帶頭,寇季的門生故舊和一幫子武臣,快速的附和了起來。

    一時間,朝堂上有近七成的官員贊頌趙禎圣明。

    韓陽的臉色比吃了蒼蠅還難看。

    朝堂上有七成的官員都贊成了,他根本沒辦法為自己辯解兩句。

    “那就調任韓愛卿為刑部尚書……戶部侍郎范仲淹,充任戶部尚書一職……”

    趙禎在滿朝文武恭賀聲中,快速的將自己的決定說了出來。

    滿朝文武齊齊應允。

    下朝以后。

    韓陽陰沉著臉率先離開了垂拱殿。

    范仲淹和歐陽修在一眾朝臣們的恭賀聲中,到了寇季身邊。

    寇季目光在范仲淹和歐陽修身上盤桓了一二,最終落在了范仲淹身上,“你身上的擔子前所未有的大,你要努力肩負起你的責任。

    回頭政事堂的公文下發到你手里以后,你要快速的根據政事堂的公文,對戶部做出調整。

    盡快將新的戶部搭建起來,同時讓地方上的所有戶曹,以及跟戶部有關聯的衙門,都熟悉戶部的新章程。”

    范仲淹恭恭敬敬的對寇季一禮,“下官一定不會辜負官家和先生厚望……”

    寇季滿意的點點頭,又叮囑了幾句歐陽修,然后離開了垂拱殿。

    次日。

    政事堂的公文就下發到了戶部,范仲淹拿到了政事堂對戶部改制的公文以后,驚出了一身冷汗。

    范仲淹拿著公文匆匆就趕到了竹院去請教。

    到了竹院以后,就看到了寇季正在和狄詠、趙澤、蘇軾三人搭建一個木制的建筑。

    范仲淹沒心思去管理那些木制的建筑,而是拿著公文湊到了寇季身邊,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先生,戶部的權力是不是太大了?戶部轄下三司中的錢司,不僅掌控著大宋錢莊、大宋國庫,還掌控著一切大宋的度支,其中包括了官員的俸祿、各地學社的花費、修橋補路的錢糧、軍餉的發放等等。

    稅司掌控著天下的商稅、丁口稅、以及天下百行百業的監察。

    倉部掌控著天下所有常平倉,官營作坊,以及天下所有的礦產。

    戶部如今不僅擁有原有的戶部的職能,還從工部和御史臺搶了一部分職能。

    如此職能已經超過了一個部級衙門。

    先生和官家如此改制,不怕工部和御史臺的人鬧起來嗎?”

    寇季隨手將一個木塊放在了蘇軾三個小家伙玩的積木上面,回過頭笑著詢問范仲淹,“你覺得朝中的權力該如何分配,才會穩定?”

    范仲淹一愣,微微皺起了眉頭,道:“現如今的權力分配,難道不夠穩定嗎?”

    寇季笑著搖了搖頭,道:“當然不穩定,朝中最高的兩個衙門,分別是政事堂和樞密院。樞密院暫且不論。政事堂下,有六部,六部中每一部又有四小部。

    地方衙門也基本上是如此搭建的。

    官家下達一個政令,就會形成兩兩相爭,又或者兩兩都同意的場面。

    兩兩相爭,爭斗到最后,很有可能沒有一個結果,反而耽誤了正事。

    兩兩都同意,一旦出了問題,雙方就會推卸起責任。

    如此一來,無論是好的政令,還是壞的政令,從頭到尾都得不到貫徹落實。

    因為政令很有可能傳達不到地方,就被互相推諉掉。

    問責的時候也是互相推諉。

    最終的結果就是不了了之,或者各打五十大板。”

    范仲淹沉聲道:“還有官家從中調停……”

    寇季笑著道:“官家從中調停,僅限于朝堂,出了朝堂以后,官家真的調停的到?你也是出任過許多次地方官的,你應該明白,官家的權力會止步到什么位置。”

    范仲淹皺著眉頭,陷入到了沉默。

    在沒有大宋書報之前,趙禎的權力幾乎就止步于開封府內。

    趙禎頒布一條政令,想要如實的落實到地方,沒個三五年根本不行。

    有了大宋書報以后,大宋書報向百姓們宣揚了朝廷的一部分政令,大宋邸報和公文又明確的向地方官員們傳達了朝廷的全部政令。

    在百姓們的監督下,地方官府不得不促使著自己,盡快的落實趙禎的政令。

    雖然地方上陽奉陰違的不少,但是至少大宋書報出現以后,對地方上官員推行趙禎的政令有一個促進作用。

    但即便如此,互相扯皮、互相推諉的事情也屢屢發生。

    地方上的巡查、監察,為此沒少給朝廷上書。

    但人家雙方都有理,朝廷也就只能各打五十大板。

    板子是打下去了,可是關鍵的政令,到了地方上,還是會出現推諉的情況。

    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朝廷養士數十年,沒有養出多少與國有用的士,反倒是養了一批好吃懶做的士。

    地方上官員對吟詩作賦、琴棋書畫、美色美食的興趣,遠比治理地方要大。

    所以朝廷的政令一直都很難貫徹落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