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誠如寇季猜測的那般,韓陽被停職以后,彈劾韓陽的奏疏就如同雪片一般飄進宮,御史臺的人為韓陽略列了八條大罪,其中一條就是苛待下屬。 趙禎順勢就罷黜了韓陽刑部尚書的職位。 宋癢在韓陽被罷黜以后,向趙禎告了病假。 趙禎順勢給宋癢掛了一個太子太師的虛銜,解除了他的實職。 自此,朝堂上老臣盡去,余下的文武當中,年齡最大的便是范仲淹。 當青壯年徹底占據了大宋官員的主導地位以后,大宋朝野上下銳氣逼人。 如果說昔日的大宋朝堂像是一柄戒尺的話,那么現在大宋朝堂就更像是一柄出鞘的利劍。 利劍出鞘,自然得有所斬獲。 在寇季和趙禎引導下,利劍第一擊就斬在了大宋朝堂上。 禮部、刑部、工部、吏部四部,御史臺、大理寺、鴻臚寺等多個衙門,進行了一場革新。 各部各臺各寺通歸于政事堂統管,政事堂轄下設立的御史司、政務司、刑法司。 三司轄下有設立了九小部。 大宋的政事衙門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和細分。 政事堂更名為政事院。 朝廷又增設了資事院。 同樞密院并稱為三院。 三院各設立正二品主官一名,從二品輔官兩名。 三院轄下的九司,各設正三品主官一名,從三品輔官兩名。 九司轄下二十七部,各設立正四品主官一名,從四品輔官兩名。 除此之外,各院、司、部衙門,皆有屬官若干。 品階有高有地,屬官最高不得高于從四品,最低從九品。 此外,朝廷特設總理大臣一名,從一品,位列三院之上,輔助官家總理朝綱。 總理大臣一職,是百官們一起奏請特設的。 在設立之初,趙禎就已經跟新任總理大臣寇季和三院主院使商議過了,總理大臣在大宋政壇上就像是總攝國政一般,屬于曇花一現。 當寇季卸任以后,總理大臣一職就會被取締,從此以后不再設立。 寇季算是第一任總理大臣,也是最后一任總理大臣,更是最后一位在朝的一品大員。 寇季卸任以后,朝中掌權的大臣就不會再出現一品。 正一品、從一品,皆會成為老臣離朝以后的賜官。 只是個榮譽,不會有任何實際性的權力。 朝廷四時的俸祿不會斷,供養他們到死。 但他們的奏疏沒辦法再出現在朝堂上,也沒辦法影響朝中的政局。 他們離朝以后,唯一能上的一道奏疏,就是臨死時候的死諫。 寇季和趙禎坐在資事堂,眼看著陳琳帶著宮里的宮娥和宦官摘下了資事堂門口的資事堂的招牌,掛上了議事堂的招牌。 寇季一臉無奈,“官家,臣覺得,臣可以出任政事院大院事。沒必要非要給臣弄一個總理大臣的職位,徒增麻煩。 后世的子孫萬一抓住這一點,再起用總理大臣的話,那太祖和太宗努力削弱的相權,恐怕就白削弱了。” 趙禎笑著道:“四哥啊,你想出任參政大院事,你有沒有考慮過百官會不會同意?” 寇季撇了撇嘴,沒有言語。 趙禎哈哈大笑了起來。 趙禎為何會發笑,寇季心里清楚。 百官們之所以奏請趙禎特設一個從一品的總理大臣,就是為了將寇季高高的捧起來,免得寇季坐在三院中的任何一院,影響其他兩院。 畢竟,以寇季如今的權勢和威嚴,獨坐一院,遙控其他二院,還是輕而易舉的。 百官們顯然是看到了三院鼎立的好處,不想讓寇季破壞三院鼎立的局面,所以才奏請趙禎特設了一個職位,將寇季給高高的供起來。 寇季知道百官們的心情,也理解百官們的做法,所以他對此只能抱以苦笑,“一群小兔崽子,生怕我混在他們中間欺負他們……” 趙禎笑著道:“蛟龍混在虎狼堆里,那不就是欺負人嗎?人家就是覺得你這條蛟龍,混在他們虎狼堆里,會影響朝廷如今好不容易營造出的局面,所以才將你給推出來了。” 對于趙禎稱他為蛟龍,寇季沒有反駁。 他雖然已經將王位傳給了寇天賜,可在趙禎和滿朝文武眼里,他依然是韓王。 寇季感慨道:“他們非要將臣供起來,臣也認了,可你非留著臣在宮里陪你批閱奏疏,是不是有點不應該?” 趙禎笑著道:“皇宮外有樞密院辦差的衙門,有政事院辦差的衙門,資事院辦差的衙門正在營造,就是沒有你的總理衙門。 宮外既然容不下你,那你就只能陪著朕在宮里呆著了。 以后這議事堂就是你我二人批閱奏疏的地方,朕居中,你居左,三院大院事和院事到了以后居右。 他們來的時候,你我就陪著他們議政,他們要不來,議事堂就咱們說了算。” 寇季苦笑著道:“臣身為外臣,久居深宮多有不變。” 趙禎哈哈一笑,“別人久居深宮,朕還會擔心。可四哥你久居深宮,朕一點兒也不擔心。” 寇季苦笑著搖搖頭。 趙禎湊近了寇季,有些好奇的問道:“難道四哥上了年紀以后,多了一些色心?” 寇季剛要開口,就聽趙禎沖著陳琳嚷嚷道:“陳琳,陳琳,去,將議事堂伺候的人全換成漂亮的宮娥。四哥若是看上那個,就讓四哥回府的時候帶上。” 陳琳笑嘻嘻的答應了一聲,“奴婢遵旨……” 寇季哭笑不得的看向了趙禎。 趙禎沖著寇季擠眉弄眼的道:“四哥要是覺得宮里的那些女子不靈性,朕可以以朕的名義采選一些秀女入宮,任由四哥挑選。” 寇季趕忙擺手,“不可不可,官家不能胡來。” 趙禎大氣的揮著衣袖道:“四哥無需擔心,朕如今正值壯年,采選一些秀女入宮,還沒有人說三道四。”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官家若選,那就全留下,反正臣是一個也不會要。” 趙禎聞言,感嘆道:“四哥,再過兩三年,你就快四十了。你就不想給天賜再添一個弟弟?你不覺得天賜一個人太孤單了嗎? 朕聽說劉亨那廝跟仙女館的三個花魁都勾搭上了,其中兩個還懷了他的孩子。 朕不認為劉亨跟那些風塵女子之間有什么情義,朕覺得他就是為了給他兒子多添兩個弟弟,免得他兒子孤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