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文廟的新圣人-《北頌》
第(2/3)頁
寇準思量了一下寇季的話,緩緩點頭道:“此舉倒是可行,他們的名字是否會錄入其中?”
寇季直言道:“看他們自己的心思,要名的給名,要錢的給錢。”
寇準點點頭道:“你怎么保證四五代的人都能心甘情愿的去做此事?”
寇準雖然沒有明言,但是寇季卻知道寇準話里的意思。
寇準是在問寇季,怎么能確保慶國能傳承四五代,又怎么能確保四五代人當中不出不孝子。
寇季坦言道:“我已經將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海外。沒有四五代人,就別想看清楚海外。
看不清楚海外,誰有心思內斗?
再說了,文昌書院是屬于慶國的,而不是寇氏的家業。
縱然寇氏出了不肖子孫,也不敢冒天下大不韙,為禍文昌書院。
我寇氏以后會有很多盟友。
而文昌書院會為這些盟友提供人才方面的支持。
盟友們不會看著我寇氏子孫毀了文昌書院。”
寇準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寇季繼續笑道:“其實我已經在逐漸的淡化國主對慶國繁榮的影響了。我雖為慶國國主,可是慶國的政務,我已經有兩年多沒有插手了。
再過一些年,慶國上下都會熟悉這種沒有國主插手的理政方式。
天賜似乎也不在意慶國國主的權柄。
所以此事很有可能會在慶國形成慣例。
慶國國主以后很有可能會被高高的架在神壇上。
后世子孫想要為禍,恐怕有點難。”
寇準驚愕的盯著寇季,“別人當了國主,都在不斷的強化王權,你倒好,居然主動將王權分散出去。
你就不怕下面的人掌控了王權,將你掀翻?”
寇季攤開手,質問道:“祖父您是不是想的有點長遠了?”
寇準一愣,哭笑不得道:“老夫是想的有點長遠了。”
寇氏如今看著只占據著一個小小的慶國,可是寇氏腳下的根基卻遍布各處。
別人想要掀寇氏的盤子,得先把寇氏腳下的根挖干凈了再說。
想把寇氏的根挖干凈,可有點難。
寇季笑道:“我們說的是不是有些遠了?”
寇準點點頭。
寇季笑問道:“所以文廟,您想不想進去?”
寇準遲疑了一下,沒有言語。
寇季盯著寇準沒有說話。
寇準嘆了一口氣道:“說不想進去那是假的。此處只有你我祖孫二人,老夫也不怕跟你說句實話。但凡是讀書人,沒有一個不想進去的。
文廟啊,那可是讀書人心中的圣地。
是個讀書人,都想坐在上面,享受后世子孫的膜拜和供奉。
老夫也想,很想。
可老夫覺得自己沒那個資格。”
寇季笑著道:“祖父想就行了,剩下的不用管。”
寇準看著寇季,沉聲道:“你可別胡來。”
寇季認真的道:“我可沒胡來。”
寇季說完話,心里默默的補充了一句……胡來的是趙禎……
雖然寇準表現的十分謙遜,可是寇季卻看得出來,寇準是真的想進去。
別說是寇準了,就是寇季自己,也想進去。
寇季之所以沒有一口回絕趙禎,就是因此。
寇季陪著寇準說了會兒話,王寇氏端著一碗稀粥入了房門,見到了寇準清醒了以后,父女兩個人抱在一起痛哭了起來。
寇季沒有打擾他們,悄然退出了房內,然后給趙禎去了一封長信。
至于趙氏的人情,寇季認下了。
趙禎在拿到了寇季的長信以后,征求了一下滿朝文武的意思。
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拒絕的。
沒辦法,他們都欠寇季的。
大宋民間的讀書人中間,也沒有人有微詞的。
因為寇準編撰的那一部讓他們所有人大開眼界的世界第一史,足以堵住他們所有人的嘴。
趙禎見朝野上下沒人反對的,就果斷將寇準的畫像從昭勛崇德閣里請了出來。
大宋官方既然要為寇準封圣,那寇準就不適合再待在大宋朝廷供奉臣子的昭勛崇德閣。
趙禎可不敢厚著臉皮將一位圣人放在自己的臣子之列。
因為趙禎就算是再厲害,你也不能將一位成圣了的人,當成臣子看待。
那是不敬。
趙禎請出了寇準的畫像以后,為寇準雕刻了神像,送進了各地的文廟。
不過寇準的神像跟文廟里的其他神像不同。
寇準的神像上面裹著紅綢,裹的嚴嚴實實的。
寇準如今是生人,可以立神像,但是立了神像以后,必須用紅綢裹上。
若是不裹,那就不是在給寇準封圣,而是詛咒寇準早死。
趙禎此舉,有向寇季低頭示好的意思,怎么可能留下瑕疵。
寇準的神像被奉進了文廟里以后,立馬就火了。
火的一塌糊涂。
之所以會火,不是因為寇準被封圣了。
而是占據著遼地教化的王安石、曾鞏等人,果斷將寇準奉為了他們傳揚的儒家新學的圣人。
以前他們宣揚儒家新學,沒有跟腳,總是被人喊打喊殺。
如今他們給自己找了個跟腳。
一位圣人,開創一個學派,不過分吧?
有圣人做跟腳,我們再次宣揚新學,你們總不能再喊打喊殺吧?
儒生們知道此事以后,氣的跳腳,可卻沒有辦法。
因為寇準學的是純正的儒學,寇準被封圣,那就是儒家圣人。
儒生們總不可能為了打擊王安石、曾鞏等人,將一個圣人往外推吧?
更重要的是,王安石、曾鞏等人為了落實自己的跟腳,居然炮制出了一幅《寇公授賢圖》。
一個高大的寇準畫像下面,蹲坐著兩個聽課的頑童。
一個叫趙禎,一個叫寇季。
偏偏這兩位知道了此事以后,什么也沒說。
算是默認了王安石和曾鞏炮制出的這幅圖。
這兩位是人能得罪得起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