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功成名就(大結局)-《大宋踏莎行》
第(3/3)頁
禮下于人,必有所求。端王已經料到了,但是他沒想到竟然是這種事。
“諸位放心好了,只管在小王的府中住著。我看他們哪個敢來王府搗亂,至于幫助諸位復國之事,滋事體大,容小王與皇兄商議之后再做定論。”
“多謝王爺。”段正純段正明陽天都非常高興,總算有了立足之地。不管怎么說,這里是堂堂的端王府。誰敢來這里搗亂,就算是自明不凡的高齡也應該有幾風忌憚吧。
就這樣上官風跟段家哥兩個還有楊天,他們就在端王府中安定下來。端王給他們騰出一層院子,打掃的干干凈凈。
從這一天開始,上官風就陪著端王歌舞,有時候斗蛐蛐、斗雞,還有的時候蹴鞠,高俅當然也參加了。
而晚上上官風天天堅持練功,三年之后上官風已經突破了煉體境到達煉氣境,武功修為突飛猛進。
這期間他與高俅明爭暗斗,讓高俅丟盡了臉面,上官峰成為端王面前的紅人,蹴鞠每當高俅參加的時候,上官風的蹴鞠技術比高俅更高,讓他屢屢在端王面前出丑。
高俅對上官風恨得咬牙切齒,就開始處處跟上官風過不去。有一次還直接動手了,這一動手才知道上官風不是一個軟弱可欺的小伶官,而是一個武藝高強之人,就越發讓他懷恨在心,竟然派人暗中刺殺上官風。刺殺雖然沒有成功,卻發現了上官風的蛛絲馬跡。
高俅得知上官風的真相之后,在端王面前搬弄是非。端王勃然大怒,要治上官風的欺瞞之罪。
而此時由于皇上派端王督辦開封府,查辦西夏高手禍亂京城之案,惹惱了西夏大內高手。囂張的西夏國師夜闖端王府,欲劫持端王而去。關鍵時刻上官風果斷出手,將這些西夏高手捉拿歸案。
端王大喜,立即宣布上官風無罪反而有功。上官風得寵高俅氣壞了,但又沒有辦法。
哲宗皇帝病死,在皇位繼承人問題上,朝中意見不一,新派與舊派,明爭暗斗拉幫結派,關鍵時刻又是上官風力挽狂瀾,把端王扶上了寶座,挫敗了奸臣蔡京等人禍亂朝綱、賣主求榮的陰謀。
端王繼位,是為宋徽宗,加封功臣,年僅14歲的上官風成為樞秘院史,成為朝中第一個最年輕的一品大員,高俅成了太尉。善于見風使舵,順風揭屁的蔡京、童貫等人仍然是朝中大員,大權在握。
上官風居廟堂之高,當然得知宋徽宗和蔡京這些人是什么變的,整頓朝綱,懲治奸臣和權貴,此時得罪了大理高家,大理發難,兵臨城下。宋徽宗派童貫和高俅出征。
同時大理的第一高手帶領一批皇宮大內攪鬧中原,西夏勾結大遼也趁火打劫。宋軍大敗,朝堂之上蔡京,高俅,童貫,等奸臣弄權,民怨沸騰,激起了宋江和方臘等人的起義,大宋四面楚歌,危機四伏。
上官風開啟了梁山之行和方臘之行,將這兩股義軍先后招安,為朝廷所用,然后又聯合剛剛崛起的金國勢力,逼迫大理高王退位,將忠于大宋的段家扶正,此時西夏政壇動蕩,皇后兄妹二人爭權奪勢,小梁皇后殺了親兄長梁乙輔,大遼國蕭帝看到小梁皇后已無用處,西夏動蕩,又派人毒死了西夏小梁皇后,扶殖新的西夏王掌權,但是新夏王繼位之后,看清大遼王的狼子野心,為母報仇,毅然倒向了大宋,與大遼為敵,大遼國眾叛親離,最終亡國。
上官風又聯合西夏對大金用兵,最終滅了大金,一個嶄新的統一的大宋王朝,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上官風功高震主,宋徽宗深感到了壓力,主動讓位給上官風。然而上官風以國師之位居之,為徽宗約法三章,肅清的朝中的奸臣亂黨,教育他做個好皇帝。政清人和之后,上官風帶著李師師、李清照還有大遼的南香公主等一批美女歸隱山林……
(全劇終)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