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管理員-《文明之界門劫》
第(1/3)頁
最后,這顆行星上已經沒有了幸存的種族。
或者說,所有幸存下來的種族的界線都消失了,進化到頂點的存在——一個龐然大物崛起于混沌而深邃的海洋中。
像星空一樣的幽暗,像山巒一樣連綿不斷,像沒有形體的濃霧層層疊疊鋪蓋在大地上。
億萬個種族的特征在它的身上歸于一統。
也許,從一開始宇宙的誕生之初,就沒有任何種族的分別,他們都是從一個原點——生物學的原點進化而來的。也許,用“進化”這個詞并不準確,這更像是人類所認知的“吞噬”的概念。
細胞吞噬細胞,大魚吞噬小魚,老鷹吞噬小鳥,人類吞噬家畜……它們沒有本質的區別。
只不過看起來手段更先進了,程序更復雜了,吃相更文明了,僅此而已。
諸葛云心里很明白,眼前看到的一切是伊斯種族對于“生命”的知識,或者說是客觀記錄,但他并不能證明這些事情的真實性,也不能證偽。
人類知識在他的腦海早已經自成一套系統,他只知道,人類那淺薄的認知與面前展現的一切相比,就如同一滴水與浩瀚的海洋相比較!
曾幾何時,人類自以為了解了世間諸多的奧秘。
甚至想當自己種族或其它種族的“上帝”,創造或復制生命,站在生物鏈的制高點上。
但現在看來,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
但,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人類只不過是在重復之前那些生物做過的事情而已,毀滅、重生,周而復始。
那些進化到更高級的生命,也早已離開了這個低級的、龐雜無序的種族大熔爐,向著黑暗群星的邊際而去。
眼前的事實向諸葛云展示了真理,一個無盡的循環,存在于空間和時間上的循環。
他甚至看到了在無數種族中,人類目前所處的能量層級。
最早的生物體,可能是從星球地表下的化學物質中汲取能量的,它們“吃”化學物質。但是很早的時候,有些生物體就學會了以吃掉其他生物體的方式來獲得能量。于是,從無生命的環境中汲取能量的“初級生產者”,與依賴包括“初級生產者”在內的其他活的生物體的、處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體之間就出現了明顯差別。
如果這些只是汲取能量的唯一手段,那么地球生命的歷史便會被局限——被地球上千度高溫的熔融地核所提供的能量所局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