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這個把子我來扛-《開局一條小漁船》
第(2/3)頁
琢磨了幾秒鐘后,杜拉德嘆息著批評:“如果你的眼光是準的,那我也只能說,你看準了前一半,卻把一手好牌打爛了。如果注定知道令吉守不住,就該直接換美元嘛,那才叫絕對避險。
結(jié)果你只是換了個人民幣,那有什么用?我看你就是做華日韓游客的生意做昏頭了,盲目高估了華夏的實力和國際公信力。如果令吉和泰銖都會摧垮,人民幣一樣會被摧垮的,別以為華夏有13億人口就如何了,他們?nèi)司喔F啊!”
杜拉德的這種想法,后人當然會覺得很可笑,但是在97年,絕對代表了當時東南亞那些準發(fā)達國家,或者發(fā)展程度較高的發(fā)展中國家的態(tài)度。
當時連泰國菲律賓都覺得華夏很窮,沒什么實力。
顧鯤不想糾正對方的想法,如果國際社會真要這么覺得,他正好樂見其成。
因為如此一來,將來蘭方倒向華夏時,也就更加順理成章了:危難時刻,我們病篤亂投醫(yī),沒有出路,只能向華夏靠攏以自保。
如果大洋國對這個結(jié)果不接受的話,就問問為什么不管好自家的狗索羅斯,讓它出來亂咬人亂招仇恨吧。
哦不對,怎么能說華爾街是大洋國的狗呢,應該說大洋國是華爾街的狗還差不多。
……
杜拉德跟顧鯤會晤完之后,就告辭離去了。
不過他并沒有立刻回國,而是又多花了一天,在蘭方明察暗訪,驗證顧鯤說的那些話。
一番確證之后,他親眼看到了一家剛剛開設了不到兩星期的“建設銀行”兌換點,沒錯,就是華夏那邊的建行,也看到了數(shù)以百計的蘭方平民在那兒兌換錢。
建行并不是直接收令吉了令吉就存起來的,因為估計到令吉有可能貶值,直接存令吉的話,建行也要擔心將來砸手里虧本。
所以,還是要通過美元作為中介貨幣來兌換。
不過,建行的兌換點畢竟是便民了。這兒把人民幣發(fā)出去、拿到令吉之后,建行會統(tǒng)一每天下班時派一條押運船去古晉的馬來銀行,把收到的令吉通過正規(guī)外匯換匯渠道換成美元。
這樣就省去了平民一個個單獨去申請美元額度的麻煩。何況蘭方國民也不是人人都負擔得起開船去鄰國的開銷的,建行設點之后,可以極大地提升平民換錢的普及率。
杜拉德觀察了一會兒,讓助理準備了幾張小費,然后拉住了幾個正在排隊的蘭方人,暗中訪問。
他首先問的是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男人,看起來穿著西裝挺體面,應該算是蘭方的中產(chǎn)階級了,或許是大中型的漁船主吧。
“先生,你們這是準備把存款都兌換成人民幣么?方便問您準備換多少錢?”
對方警覺地看了一眼,本來是準備財不外露的,后來看在杜拉德暗示他是外國大人物,只是為了暗訪民情,那人才本著多交個朋友的心態(tài),輕聲吐露:
“我的存款積蓄都是令吉,因為原先蘭方?jīng)]有華夏的銀行網(wǎng)點,現(xiàn)在我準備把30萬令吉全部兌成70萬人民幣。家里原本還有一些現(xiàn)金,現(xiàn)金的話人民幣和令吉都有,稍微換一點吧。”
杜拉德聽了暗暗點頭,又訪問了幾個人,構成也差不多。
雖然原先蘭方同行令吉和人民幣,但人民幣主要體現(xiàn)在現(xiàn)鈔環(huán)節(jié),存款很少。
原因是蘭方?jīng)]有華夏的銀行來開支行/分行,這兒只有馬來銀行的網(wǎng)點,人民想存人民幣也沒地方存,現(xiàn)在總算是可以存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