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一塊碎片-《諸天之主》
第(2/3)頁
“還天地因果?莫非靠的是功德?!”王道明回應,想到了自己翻閱了一些典籍。
佛經之中說,人呼吸空氣,便與蒼穹結下了因果,吃了五谷便與大地結下了因果,此種因果不同于紅塵練達。
而身上若有大功德,便可因果不沾,了斷天因地果,立地成佛。
當然,這里的大功德,指的多是人道功德。
除了人道功德之外,還有天道功德,有功于天地,便可得天道功德。
相傳在無數個紀元以前,就有兩位佛祖發下了四十八宏愿,向天道借取了無數的天道功德用以成道。
以此可見,功德之妙。
當然,事實證明,天道的債不是那么好欠的,此后無數年,兩位佛祖都為功德奔波,最后亦因功德而隕。
“功德的確可解天地因果,但卻不是做減求空。”古唯一搖頭,“求見做空求諸于內,而功德卻是求諸于內,而且以祖境欠下的因果,除非是一次得到堪比開辟三千世界的大功德,否則欠下的因果只會越來越多,最后道化!”
“凡人也就罷了,修行者吞吐元氣,運轉造化,損天地而成己身,這是最大的因果,修為越高,欠天地的也就越多,活的越久,欠天地的也是越多,而最關鍵的是,還債并不是欠多少還多少,而是九出十三歸!”
古唯一這么說,王道明瞬間便懂了,所謂做減求空,其實就是直接還債,當時借當時還,要不然,隨著時間推移,利滾利下來,最后也就還不起了。
換個通俗的說法,同樣是欠債,古唯一選擇當時借當時還,不讓天地累積利息,而王道明的三世因果身,卻是注冊公司,找個法人,用來欺騙天地,最后債務留在三世因果身身上,自己超脫而去。
王道明和古唯一聊著做減求空之法,最開始王道明只是聽古唯一說,沒過多久王道明明白了一些關竅,便開始提問,二人聊得是興高采烈,相見恨晚。
到了這時,古唯一已經隱隱明白過來,面前這個李玄通,恐怕根本不是李玄通。
不過他也沒有在意,不管李玄通是誰,讓他最高興的是,三千世界里,終于有一個人能夠理解自己的想法了。
更關鍵的是,這個可以理解他想法的人,還能跟上他的思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