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6、轟炸南京-《萬世血仇》
第(1/3)頁
白書杰來到蒙恩的個人實驗室,發現里面多了六個新開挖的大山洞,同時也多了39人。這些人就干一件事情:計算,全部都在進行大量復雜的計算!
這些人使用的計算工具也是五花八門:除了一臺電子穿孔卡片計算機以外,還有兩臺手搖機械計算機,甚至還有計算尺和大量的中國算盤!
復雜的航空發動機和空氣動力學,復雜的船舶輪機和流體力學,這都需要龐大的計算。
白書杰發現僅有的一臺電子穿孔卡片計算機,起碼都有近十噸重,徹頭徹尾的龐然大物。而打孔紙片、紙帶更是堆積如山,名副其實的“汗牛充棟”。
即便如此,這也是蒙恩從德國帶過來的,屬于他們引擎小組最核心的寶貝兒,三個月前才重新組裝起來投入使用,也是他們能夠完成引擎改造和發明的重要武器。
看見了這種真空管組成的龐然大物,白書杰終于想起來減小計算機體積,大幅度提高運算能力的電器元件——晶體管和錄音磁帶。
正是因為白書杰看見“最新式、最先進的老古董”,結果大發感概,無意間說出了一番話,然后就被蒙恩、還有整個物理研究所、數學研究所的50多名專家,聯合起來“關禁閉”一個月時間!
這番話是這樣的:“既然大家都能夠弄出簡單的礦石收音機,為什么就沒有想過,通過晶體管替代真空管,可以讓這臺計算機的體積、重量減少五百倍;通過磁帶記錄儀取代打孔紙帶,可以讓這臺計算機的運算能力提高一億倍,而且還能夠自動儲存數據,反復使用。”
在數十個專家的“威逼利誘”之下,白書杰被迫在一個月之內,“發明了”晶體二極管、三極管,并且拿出了半導體、晶體管元素配方、畫出二極管和三極管圖紙,當然還有錄音磁帶的基本數據問題。
白書杰屬于“平壤綜合研究院”的終身名譽院長,這一次在“百忙之中”抽出一個月時間,組織數十名專家進行“偉大的科學研究”,對于計算機領域做出了“劃時代的偉大貢獻”。
專家們一致認為:如果院長大人不當將軍,而是靜下心來進行科學研究,那必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自然科學家”,沒有之一的那種!
物理研究所、數學研究所、材料研究所的專家得到了“發明專利圖紙”,那自然是如獲至寶,然后呼嘯而去,投入到“偉大的”實際運用研究工作中去了。
白書杰這才有機會和蒙恩進行溝通,為什么會出現如此龐大的計算群體。
蒙恩笑著說道:“總司令,我總認為渦噴發動機還應該有更大的用途,所以需要大量的計算,然后完成改造。”
“通過半年時間的計算,現在得到的結果已經很清楚,渦扇發動機的迎風面積雖然很大,不適合戰斗機,但是在運輸機和高速轟炸機方面,絕對比渦槳發動機具有更加光明的未來。”
“目前已經有了明確的結論,渦噴發動機和渦扇發動機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尤其是在大型運輸機方面,渦扇發動機具有更加省油、降低噪音的巨大優勢。”
“所以,我把兩架遠程高速偵察機改造了一架,使用的就是4具渦扇發動機。采用亞音速飛行的時候,具有獨特的優勢。現在正在試飛的這一架偵察機,就是渦扇發動機。實驗表明,使用渦扇發動機更加平穩,也容易操控。”
“最大起飛重量175噸,最大平飛航速980公里,實用升限14500米。9800米高度的巡航速度,可以達到800公里。攜帶85噸的燃油,有效載重30噸,航程14500公里;攜帶65噸燃油,內部載重40噸,外掛8噸,航程可以達到11000公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