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4、蘭芳共和國-《萬世血仇》
第(1/3)頁
蘭芳共和國,并不是白書杰弄出來的,他不過是把老祖宗的精神發揚光大,然后附加近代元素,變得更加科學化而已。
現在有好多年輕人不學無術,或者是居心叵測,說起最早的現代共和制國家,就一定要聲嘶力竭的推崇1776年成立的美國。
實際上,就在美國獨立的同一時期,華人曾在世界第三大島——東南亞的加里曼丹島西部,建立了一個蘭芳共和國。
作為亞洲第一個現代共和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現代共和制國家之一,蘭芳共和國攜手當地土著居民,抵抗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長達107年,直到19世紀末才由于國小力弱被荷蘭殖民者所滅。
要說南洋華夏子民萬世血仇的第一個敵人,就是荷蘭!
話說明清之際,受到國內戰亂的影響,中國東南沿海很多人被迫前往海外謀生或躲避戰亂。他們中的很多人漂洋過海,來到了南洋的婆羅洲從事農業或礦業生產。
當時,婆羅洲的自然條件和生活條件極為惡劣,但在華人的積極開拓下,當地的生存環境不斷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到此地謀生。
1772年5月,一個名叫羅芳伯的中國人踏上了婆羅洲的土地,他的到來徹底改變了婆羅洲的歷史。
羅芳伯出生于乾隆三年,是廣東梅縣人。羅芳伯自幼胸懷大志,而且練就了一身好功夫,是個文武全才。
1772年,已經34歲的羅芳伯因屢次鄉試不第,對仕途徹底灰心,于是帶領一批客家青年漂洋過海,經虎門到達婆羅洲西部的坤甸。
最初,羅芳伯在當地以教書為生。很快,他發現婆羅洲的華人經常受到當地土著人欺負,缺衣少食、夜無居所,生活十分困苦。于是,羅芳伯決心要為改變人們的生活而努力。
由于當地盛產黃金,羅芳伯就著手組建“采金公司”開發金礦。
金礦的開采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推進了經濟發展。
此后,羅芳伯的名字不僅在華人圈子傳開了,當地的土著居民聽到也會肅然起敬。
解決了溫飽問題后,羅芳伯又開始處理安全問題。
當時,島上社會治安極為混亂:土匪橫行、海盜稱霸,致使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而土著首領則束手無策。
對此,羅芳伯先是團結華人組織“同鄉會”,繼而聯合婆羅洲的蘇丹,迅速平定了蘭臘、萬諸居、斯芳坪等地的土匪海盜。
在戰斗過程中,羅芳伯出色的組織能力、勇敢的戰斗精神令同伴們極為欽佩,大家一致推舉他為領袖。
軍事上的勝利提升了羅芳伯的政治影響。
平息了盜匪后,羅芳伯的聲望如日中天。當時羅芳伯率領的部隊已經有三萬多人,平定叛亂后,又有二十多萬當地人主動歸附。
當地蘇丹也表示臣服,要將王位讓給羅芳伯,但多次被他拒絕。
最終在蘇丹的一再勸說之下,羅芳伯雖然表示可以接受政權,但決不答應做國王。
1777年,以東萬律(今坤甸)為首都的“蘭芳大總制”共和國建立,這一年定為蘭芳元年,僅僅比美國“農奴制共和國”晚了一年。
美國成立的所謂的共和國,實行的是奴隸制。所謂的共和,就是幾個勢力最大的奴隸主輪流當總統。這種所謂的民主制度(其實就是游戲規則),一直流傳到今天。
美國所謂的民主政治,也就是民主黨和共和黨輪流坐莊。這兩個黨派,都是由金融寡頭當黨魁,和普通老百姓沒有絲毫狗屁關系。
美國的民主和自由,就是老百姓投票選**主黨或者共和黨的自由。
一直過了將近百年,美國因為慘無人道的奴隸制度,爆發了大規模的內戰,然后才提出了“取消奴隸制”。記住:僅僅是提出了而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