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8、各展奇謀-《萬世血仇》
第(1/3)頁
臺灣軍的第48師團,當初為了增援菲律賓群島,結果一個聯隊主力全部喂了鯊魚。大本營經過研究以后,認為臺灣籍日本人的熱情可嘉,應該能夠派上用場了。
東條英機一聲令下:“正式組建臺灣籍日本猴子**支隊,下轄兩個大隊2750人。然后命令小澤治三郎的第三艦隊護航,把這個臺灣籍日本猴子聯隊送到馬紹爾群島,建立大東亞共榮圈。”
小鬼子在西南太平洋不斷增兵,尤其是奪取了基里巴斯群島,已經切斷了夏威夷和澳大利亞之間的聯系。自然引起了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高度重視,為此也采取了一個針鋒相對的措施。
比歷史上晚了一個月,終于組建了南太平洋艦隊,由戈姆利中將任司令,下轄第61、62特混艦隊,擁有航母3艘,戰列艦1艘,巡洋艦14艘,驅逐艦32艘。
并且另外給尼米茲帶了2艘剛剛生產出來的航空母艦,名稱還是“大黃蜂號”、“企業號”,而且裝備了最新的艦載機,也就是f6f-3地獄貓戰斗機的升級版,彌補以前和白書杰鬧誤會造成的損失。
戈姆利中將的這支部隊歸尼米茲指揮,進一步增加西南太平洋的勢力,確保能夠和日本猴子正面抗衡。
1942年6月10日,戈姆利從華盛頓抵達尼米茲司令部所在地,也就是布里斯班東面的新喀里多尼亞的努美阿。
經過協調以后,戈姆利中將的艦隊從巴拿馬出發,往南面繞了一個大圈子,趕到了新西蘭。
戈姆利中將隨即將司令部前放在新西蘭的奧克蘭,防守澳大利亞的南大門,和尼米茲的第16、第17特混艦隊組成了掎角之勢,開始進行戰役準備。
對于戈姆利中將把自己的兩個艦隊放在自己身后,分明就是一個膽小鬼、怕死鬼,所以尼米茲上將心里非常不高興。
但是,戈姆利的年紀比尼米茲還大兩歲,資歷更深。現在心里不高興,尼米茲也不好說出來,只能在心里生悶氣:“四個特混艦隊攪在一起,那不是打仗,而是找死。”
經過一番考慮,尼米茲命令自己的兩個特混艦隊立即起錨,向東迂回出去。分別占領瓦努阿圖島(北)、埃皮島(中)、愛法特島(南),形成了真正的一字長蛇陣。
蛇頭正對著北面的山本五十六的聯合艦隊,蛇尾和新西蘭的戈姆利中將形成南北呼應。
這樣一來,戈姆利中將躲在后面看戲,抓住機會收拾殘局,然后迎接勝利的如意算盤沒有打響。
尼米茲的兩個特混艦隊往東面一閃,戈姆利中將終于和東北方向的所羅門群島面對面,也就是和山本五十六面對面了。
其實,戈姆利中將的突然出現,問題就出在麥克阿瑟上將和尼米茲上將的身上。
書中交代,對于如何才能用最快的辦法,徹底消除日本猴子的海軍艦隊威脅,麥克阿瑟和尼米茲這兩位上將從來就沒有統一意見。
但是在具體戰術上還存在分歧,麥克阿瑟主張集中最大兵力在俾斯麥群島組織登陸作戰,切斷山本五十六的聯合艦隊和北面小澤治三郎第三艦隊之間的聯系,一舉攻占所羅門群島。
尼米茲則認為:日本猴子在所羅門群島已形成了堅固防御,部署有近七百架岸基飛機,還隨時能得到包括4艘航母在內的聯合艦隊的支援。
美軍此時在太平洋上只有3艘航母,實力比日本猴子弱,不能貿然行動。所以主張先在所羅門群島南部登陸,在新占島嶼上建立機場,然后在航空兵支援下逐步推進,步步為營,最終奪取所羅門群島。
最糟糕的是,對這一戰役的指揮官人選,美國陸、海軍也有爭議,而且分歧嚴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