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正文完-《艷煞》
第(2/3)頁
上馬能征戰(zhàn),握筆能閱政。
當然,他在一個個深夜中的夢魘痙攣,蘇合走遍天下為他尋藥吊命,這些自無人會看到。
群臣百官看到的是,帝心涼薄。
當年那個受萬千榮寵的鎮(zhèn)國公主,死后經(jīng)年,帝王從未再提起。
雖是傷心了一陣,然公主皇陵未入,牌位未設(shè)。
看如此模樣,分明一切如風散。
如此,建安十三年,鎮(zhèn)國公主薨逝的第四年,終于有臣子再度提議,天子立后開后宮,綿延子嗣。
這一年,蕭晏四十又三。
雖風華尚在,威儀依舊。
然眼角皺紋愈深,鬢邊霜華漸濃。
他接了卷宗,沒有批復,但從宗室子中擇出了一少年為儲君,與天下作交代。
其乃先帝長子湘王之子。
當年霍氏之亂,湘王夫婦雙雙死于其中,留下這么一顆獨苗,由他照拂。
早些年,蕭晏教導小葉子,亦教導他。
原也擔得起“人中龍鳳”四字。
少年入東宮,由蕭晏手把手傳授文治武功。
又四年,建安十七年,太子及冠。由天子主婚,迎新婦立太子妃。
同年,蕭晏避世沁園。
除非有重大軍事政務(wù),其他都不再理會。
觀之兩年,太子夫妻和睦,綿延子嗣,年少有為,是為優(yōu)秀的儲君。
是故,建安十九年,小葉子離世的第十年,太子登基。
蕭晏徹底退居二線,離開洛陽,前往安西。
少年帝王領(lǐng)群臣皆勸,邊地多險惡,且留皇城安老。
蕭晏搖頭,持少年手,“我等這日已經(jīng)太久,來日無多,且容我去看看。”
原也無人知曉,鎮(zhèn)國公主死后第二年,沐過人血,踏過白骨、不信鬼神的帝王,開始信佛、信輪回,信因果。
那年夢里擇生,除了這千秋山河,原還有一處,需他活著去爭取。
便是他的小公主,死前所念。
求不入輪回,不經(jīng)往生,唯愿保持完整魂魄越過異世越過他,陪她阿娘。
她活著時,他縱是山河拱手亦不是她想要的。
如今亡故,這么點愿望,他怎么都要為她實現(xiàn)的。
然高僧入宮闕,卻與他說,他妻子殺戮重,女兒及笄既亡,皆是無來世之人。
沒有來生,他便給她們修一個。
他乃帝王,且用這一生功績換。
山河無恙,百姓安泰,這個隱約出現(xiàn)的盛世,換他妻兒一個來生,總是夠的。
如此他在無人之巔,冰冷御座,一坐十年。
西去這一年,蕭晏即將至天命年,是個兩鬢斑白的老人了。
他捧著骨灰,一路過山門施香火,遇寺廟磕長頭。
既生來世,理當如愿。
小姑娘的愿望,還不曾為她實現(xiàn)。
他已經(jīng)什么都沒有了,唯剩一顆赤子之心。
到達安西酒泉郡的時候,已經(jīng)建安二十年的冬天。
和那年小葉子帶他來時一般模樣,陰霾的天空開始落雪。
他到底還是重金買下了那處屋舍,把母女倆的骨灰埋在棗樹下。
大雪將他的頭發(fā)染的更白,他佝僂背脊,終于哭出聲來。
冬去春來,四季輪轉(zhuǎn)。
他再未離開過安西,一直住在這座屋舍中。
安西多廟宇,他一座座祈求,為女兒求一愿。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得遇真佛。
廟宇中香煙裊裊,蕭晏虔誠跪拜。
“吾主一生功績,往生本該至尊榮華,平安順遂。早年換得她二人來世,如此至尊難留,平安難遂,來世尚是坎坷路。”大師道,“如今還求他愿,吾主可能付出什么?這世間事從來皆有代價。”
曾經(jīng)君臨天的男人,一跪數(shù)日,終于道,“用我來世半生換。”
“準我為其鋪平來世路,護她二人聚首安康。我用余生換。”
如此,佛前一跪又十年。
建安二十九年,蕭晏大限將至。
洛陽皇城中的天子得信千里趕來,看著垂暮之年的老者,恭謹?shù)溃笆甯赴倌戤斎绨才牛俊?
蕭晏靠在搖椅中,目光落在那顆棗樹上,“朕乃大葉天子,自入帝陵。”
新帝頷首,亦看那數(shù),“那故人可要同入陵寢。”
“不必。”蕭晏想都沒有想,或者說已經(jīng)想了多年,終是不敢去擾她們。
唯眼前浮現(xiàn)出,多年前葉照在滄州城中跪在府門邊求他的模樣。
遂又道,“且傳史官載,建安帝早年德行有虧,妻女逢難,未救之。至此一生,無妻無子,是為天罰,留后世警戒之。”
新帝含淚領(lǐng)命,離去時,安西又開始落雪。
大雪紛飛里,男人折腰叩首,又跪佛前。
雪霽天開,漫天艷陽霞光,跪首的背影模糊,又清晰。
男人原是再未起身,這廂直起背脊的是年僅十一歲的長樂郡主。
如今是清澤四年的夏天,距離她入洛陽大慈恩慈,于佛前坐禪已經(jīng)兩年。
五年前,她的父親為救她母親,傷重昏迷,至今未醒。
兩年前,此處明覺大師道是她阿娘來此坐禪十年,或許能得個圓滿。
然且不言阿娘不愿離開父親,便是阿娘愿意,她亦是不肯的。
從前生到今世,到今世父親待她母女之種種,她終于釋懷。
父母在一起的時光太少,且讓他們伴著彼此。
恰她年幼,十年不過打馬間。
她來求,來跪。
“坐禪枯寂,時光聊賴,這方過兩年,可撐得住?”明覺大師持佛珠問。
“天若顧我,惜我華年,我父我母自當早日醒來。”
“天若不顧我,亦不過十年矣,我無懼,更不悔。”
“天自顧你,顧我們一家人。”身后,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小葉子回首,見到有女白綾覆眼,卻依舊芳華絕代。身畔郎君,雖身形消瘦,卻是眉目清朗,風姿依舊。
“阿娘,阿耶,你們都醒了!”小姑娘提緇衣袍擺奔過去。
葉照俯身抱她,撫她面龐,回想夢中數(shù)十年情境,又忍不住側(cè)首看身邊的男人。
頷首道,“都醒了,都好了。我們,來接你回家。”
小葉子撲上去,吻她面頰。
須臾,一手牽一個,往外走去。
卻不想,一旁的蕭晏卻愣神僵在原處。
“走了,回家。”葉照嗔道。
蕭晏回過神來,點點頭,開口問話,聲音卻是又輕又低。
他慢慢蹲下身,看著小葉子,問,“你方才喚我什么?”
夏日三千日光晃眼,小姑娘眨著一雙與他一般無二的眼睛,又亮又美麗。
她道,“阿耶,我們回家吧。”
作者有話說:
正文到這里就結(jié)束來,休息兩天,周五開始更番外。
九重宮闕里的男人,一如往昔。
上馬能征戰(zhàn),握筆能閱政。
當然,他在一個個深夜中的夢魘痙攣,蘇合走遍天下為他尋藥吊命,這些自無人會看到。
群臣百官看到的是,帝心涼薄。
當年那個受萬千榮寵的鎮(zhèn)國公主,死后經(jīng)年,帝王從未再提起。
雖是傷心了一陣,然公主皇陵未入,牌位未設(shè)。
看如此模樣,分明一切如風散。
如此,建安十三年,鎮(zhèn)國公主薨逝的第四年,終于有臣子再度提議,天子立后開后宮,綿延子嗣。
這一年,蕭晏四十又三。
雖風華尚在,威儀依舊。
然眼角皺紋愈深,鬢邊霜華漸濃。
他接了卷宗,沒有批復,但從宗室子中擇出了一少年為儲君,與天下作交代。
其乃先帝長子湘王之子。
當年霍氏之亂,湘王夫婦雙雙死于其中,留下這么一顆獨苗,由他照拂。
早些年,蕭晏教導小葉子,亦教導他。
原也擔得起“人中龍鳳”四字。
少年入東宮,由蕭晏手把手傳授文治武功。
又四年,建安十七年,太子及冠。由天子主婚,迎新婦立太子妃。
同年,蕭晏避世沁園。
除非有重大軍事政務(wù),其他都不再理會。
觀之兩年,太子夫妻和睦,綿延子嗣,年少有為,是為優(yōu)秀的儲君。
是故,建安十九年,小葉子離世的第十年,太子登基。
蕭晏徹底退居二線,離開洛陽,前往安西。
少年帝王領(lǐng)群臣皆勸,邊地多險惡,且留皇城安老。
蕭晏搖頭,持少年手,“我等這日已經(jīng)太久,來日無多,且容我去看看。”
原也無人知曉,鎮(zhèn)國公主死后第二年,沐過人血,踏過白骨、不信鬼神的帝王,開始信佛、信輪回,信因果。
那年夢里擇生,除了這千秋山河,原還有一處,需他活著去爭取。
便是他的小公主,死前所念。
求不入輪回,不經(jīng)往生,唯愿保持完整魂魄越過異世越過他,陪她阿娘。
她活著時,他縱是山河拱手亦不是她想要的。
如今亡故,這么點愿望,他怎么都要為她實現(xiàn)的。
然高僧入宮闕,卻與他說,他妻子殺戮重,女兒及笄既亡,皆是無來世之人。
沒有來生,他便給她們修一個。
他乃帝王,且用這一生功績換。
山河無恙,百姓安泰,這個隱約出現(xiàn)的盛世,換他妻兒一個來生,總是夠的。
如此他在無人之巔,冰冷御座,一坐十年。
西去這一年,蕭晏即將至天命年,是個兩鬢斑白的老人了。
他捧著骨灰,一路過山門施香火,遇寺廟磕長頭。
既生來世,理當如愿。
小姑娘的愿望,還不曾為她實現(xiàn)。
他已經(jīng)什么都沒有了,唯剩一顆赤子之心。
到達安西酒泉郡的時候,已經(jīng)建安二十年的冬天。
和那年小葉子帶他來時一般模樣,陰霾的天空開始落雪。
他到底還是重金買下了那處屋舍,把母女倆的骨灰埋在棗樹下。
大雪將他的頭發(fā)染的更白,他佝僂背脊,終于哭出聲來。
冬去春來,四季輪轉(zhuǎn)。
他再未離開過安西,一直住在這座屋舍中。
安西多廟宇,他一座座祈求,為女兒求一愿。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得遇真佛。
廟宇中香煙裊裊,蕭晏虔誠跪拜。
“吾主一生功績,往生本該至尊榮華,平安順遂。早年換得她二人來世,如此至尊難留,平安難遂,來世尚是坎坷路。”大師道,“如今還求他愿,吾主可能付出什么?這世間事從來皆有代價。”
曾經(jīng)君臨天的男人,一跪數(shù)日,終于道,“用我來世半生換。”
“準我為其鋪平來世路,護她二人聚首安康。我用余生換。”
如此,佛前一跪又十年。
建安二十九年,蕭晏大限將至。
洛陽皇城中的天子得信千里趕來,看著垂暮之年的老者,恭謹?shù)溃笆甯赴倌戤斎绨才牛俊?
蕭晏靠在搖椅中,目光落在那顆棗樹上,“朕乃大葉天子,自入帝陵。”
新帝頷首,亦看那數(shù),“那故人可要同入陵寢。”
“不必。”蕭晏想都沒有想,或者說已經(jīng)想了多年,終是不敢去擾她們。
唯眼前浮現(xiàn)出,多年前葉照在滄州城中跪在府門邊求他的模樣。
遂又道,“且傳史官載,建安帝早年德行有虧,妻女逢難,未救之。至此一生,無妻無子,是為天罰,留后世警戒之。”
新帝含淚領(lǐng)命,離去時,安西又開始落雪。
大雪紛飛里,男人折腰叩首,又跪佛前。
雪霽天開,漫天艷陽霞光,跪首的背影模糊,又清晰。
男人原是再未起身,這廂直起背脊的是年僅十一歲的長樂郡主。
如今是清澤四年的夏天,距離她入洛陽大慈恩慈,于佛前坐禪已經(jīng)兩年。
五年前,她的父親為救她母親,傷重昏迷,至今未醒。
兩年前,此處明覺大師道是她阿娘來此坐禪十年,或許能得個圓滿。
然且不言阿娘不愿離開父親,便是阿娘愿意,她亦是不肯的。
從前生到今世,到今世父親待她母女之種種,她終于釋懷。
父母在一起的時光太少,且讓他們伴著彼此。
恰她年幼,十年不過打馬間。
她來求,來跪。
“坐禪枯寂,時光聊賴,這方過兩年,可撐得住?”明覺大師持佛珠問。
“天若顧我,惜我華年,我父我母自當早日醒來。”
“天若不顧我,亦不過十年矣,我無懼,更不悔。”
“天自顧你,顧我們一家人。”身后,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小葉子回首,見到有女白綾覆眼,卻依舊芳華絕代。身畔郎君,雖身形消瘦,卻是眉目清朗,風姿依舊。
“阿娘,阿耶,你們都醒了!”小姑娘提緇衣袍擺奔過去。
葉照俯身抱她,撫她面龐,回想夢中數(shù)十年情境,又忍不住側(cè)首看身邊的男人。
頷首道,“都醒了,都好了。我們,來接你回家。”
小葉子撲上去,吻她面頰。
須臾,一手牽一個,往外走去。
卻不想,一旁的蕭晏卻愣神僵在原處。
“走了,回家。”葉照嗔道。
蕭晏回過神來,點點頭,開口問話,聲音卻是又輕又低。
他慢慢蹲下身,看著小葉子,問,“你方才喚我什么?”
夏日三千日光晃眼,小姑娘眨著一雙與他一般無二的眼睛,又亮又美麗。
她道,“阿耶,我們回家吧。”
作者有話說:
正文到這里就結(jié)束來,休息兩天,周五開始更番外。
九重宮闕里的男人,一如往昔。
上馬能征戰(zhàn),握筆能閱政。
當然,他在一個個深夜中的夢魘痙攣,蘇合走遍天下為他尋藥吊命,這些自無人會看到。
群臣百官看到的是,帝心涼薄。
當年那個受萬千榮寵的鎮(zhèn)國公主,死后經(jīng)年,帝王從未再提起。
雖是傷心了一陣,然公主皇陵未入,牌位未設(shè)。
看如此模樣,分明一切如風散。
如此,建安十三年,鎮(zhèn)國公主薨逝的第四年,終于有臣子再度提議,天子立后開后宮,綿延子嗣。
這一年,蕭晏四十又三。
雖風華尚在,威儀依舊。
然眼角皺紋愈深,鬢邊霜華漸濃。
他接了卷宗,沒有批復,但從宗室子中擇出了一少年為儲君,與天下作交代。
其乃先帝長子湘王之子。
當年霍氏之亂,湘王夫婦雙雙死于其中,留下這么一顆獨苗,由他照拂。
早些年,蕭晏教導小葉子,亦教導他。
原也擔得起“人中龍鳳”四字。
少年入東宮,由蕭晏手把手傳授文治武功。
又四年,建安十七年,太子及冠。由天子主婚,迎新婦立太子妃。
同年,蕭晏避世沁園。
除非有重大軍事政務(wù),其他都不再理會。
觀之兩年,太子夫妻和睦,綿延子嗣,年少有為,是為優(yōu)秀的儲君。
是故,建安十九年,小葉子離世的第十年,太子登基。
蕭晏徹底退居二線,離開洛陽,前往安西。
少年帝王領(lǐng)群臣皆勸,邊地多險惡,且留皇城安老。
蕭晏搖頭,持少年手,“我等這日已經(jīng)太久,來日無多,且容我去看看。”
原也無人知曉,鎮(zhèn)國公主死后第二年,沐過人血,踏過白骨、不信鬼神的帝王,開始信佛、信輪回,信因果。
那年夢里擇生,除了這千秋山河,原還有一處,需他活著去爭取。
便是他的小公主,死前所念。
求不入輪回,不經(jīng)往生,唯愿保持完整魂魄越過異世越過他,陪她阿娘。
她活著時,他縱是山河拱手亦不是她想要的。
如今亡故,這么點愿望,他怎么都要為她實現(xiàn)的。
然高僧入宮闕,卻與他說,他妻子殺戮重,女兒及笄既亡,皆是無來世之人。
沒有來生,他便給她們修一個。
他乃帝王,且用這一生功績換。
山河無恙,百姓安泰,這個隱約出現(xiàn)的盛世,換他妻兒一個來生,總是夠的。
如此他在無人之巔,冰冷御座,一坐十年。
西去這一年,蕭晏即將至天命年,是個兩鬢斑白的老人了。
他捧著骨灰,一路過山門施香火,遇寺廟磕長頭。
既生來世,理當如愿。
小姑娘的愿望,還不曾為她實現(xiàn)。
他已經(jīng)什么都沒有了,唯剩一顆赤子之心。
到達安西酒泉郡的時候,已經(jīng)建安二十年的冬天。
和那年小葉子帶他來時一般模樣,陰霾的天空開始落雪。
他到底還是重金買下了那處屋舍,把母女倆的骨灰埋在棗樹下。
大雪將他的頭發(fā)染的更白,他佝僂背脊,終于哭出聲來。
冬去春來,四季輪轉(zhuǎn)。
他再未離開過安西,一直住在這座屋舍中。
安西多廟宇,他一座座祈求,為女兒求一愿。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得遇真佛。
廟宇中香煙裊裊,蕭晏虔誠跪拜。
“吾主一生功績,往生本該至尊榮華,平安順遂。早年換得她二人來世,如此至尊難留,平安難遂,來世尚是坎坷路。”大師道,“如今還求他愿,吾主可能付出什么?這世間事從來皆有代價。”
曾經(jīng)君臨天的男人,一跪數(shù)日,終于道,“用我來世半生換。”
“準我為其鋪平來世路,護她二人聚首安康。我用余生換。”
如此,佛前一跪又十年。
建安二十九年,蕭晏大限將至。
洛陽皇城中的天子得信千里趕來,看著垂暮之年的老者,恭謹?shù)溃笆甯赴倌戤斎绨才牛俊?
蕭晏靠在搖椅中,目光落在那顆棗樹上,“朕乃大葉天子,自入帝陵。”
新帝頷首,亦看那數(shù),“那故人可要同入陵寢。”
“不必。”蕭晏想都沒有想,或者說已經(jīng)想了多年,終是不敢去擾她們。
唯眼前浮現(xiàn)出,多年前葉照在滄州城中跪在府門邊求他的模樣。
遂又道,“且傳史官載,建安帝早年德行有虧,妻女逢難,未救之。至此一生,無妻無子,是為天罰,留后世警戒之。”
新帝含淚領(lǐng)命,離去時,安西又開始落雪。
大雪紛飛里,男人折腰叩首,又跪佛前。
雪霽天開,漫天艷陽霞光,跪首的背影模糊,又清晰。
男人原是再未起身,這廂直起背脊的是年僅十一歲的長樂郡主。
如今是清澤四年的夏天,距離她入洛陽大慈恩慈,于佛前坐禪已經(jīng)兩年。
五年前,她的父親為救她母親,傷重昏迷,至今未醒。
兩年前,此處明覺大師道是她阿娘來此坐禪十年,或許能得個圓滿。
然且不言阿娘不愿離開父親,便是阿娘愿意,她亦是不肯的。
從前生到今世,到今世父親待她母女之種種,她終于釋懷。
父母在一起的時光太少,且讓他們伴著彼此。
恰她年幼,十年不過打馬間。
她來求,來跪。
“坐禪枯寂,時光聊賴,這方過兩年,可撐得住?”明覺大師持佛珠問。
“天若顧我,惜我華年,我父我母自當早日醒來。”
“天若不顧我,亦不過十年矣,我無懼,更不悔。”
“天自顧你,顧我們一家人。”身后,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小葉子回首,見到有女白綾覆眼,卻依舊芳華絕代。身畔郎君,雖身形消瘦,卻是眉目清朗,風姿依舊。
“阿娘,阿耶,你們都醒了!”小姑娘提緇衣袍擺奔過去。
葉照俯身抱她,撫她面龐,回想夢中數(shù)十年情境,又忍不住側(cè)首看身邊的男人。
頷首道,“都醒了,都好了。我們,來接你回家。”
小葉子撲上去,吻她面頰。
須臾,一手牽一個,往外走去。
卻不想,一旁的蕭晏卻愣神僵在原處。
“走了,回家。”葉照嗔道。
蕭晏回過神來,點點頭,開口問話,聲音卻是又輕又低。
他慢慢蹲下身,看著小葉子,問,“你方才喚我什么?”
夏日三千日光晃眼,小姑娘眨著一雙與他一般無二的眼睛,又亮又美麗。
她道,“阿耶,我們回家吧。”
作者有話說:
正文到這里就結(jié)束來,休息兩天,周五開始更番外。
九重宮闕里的男人,一如往昔。
上馬能征戰(zhàn),握筆能閱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