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方可以等人都做好了《菩薩行》和《比丘》會在最終大獎上落空的準備, 對此他們其實并不很在意。獲獎當然更好,但如果沒有,也不妨礙兩部已經進入豆帖影史top250電影的后續發行。 況且華穗也不會故意整人, 都把劇組請了過來,大獎沒有,但總還有些安慰獎吧。 果然后續發展也的確如此。 “最佳藝術指導——《比丘》!” …… “最佳配樂——《菩薩行》!” …… “最佳造型設計——《菩薩行》!” “最佳視覺效果——《比丘》!” …… “最佳剪輯——《比丘》!” …… 每一次報出獎項結果,大屏幕上的鏡頭就會切到這一桌鎖定,緊接著便見領獎者起身上臺,身后同事鼓得格外起勁。 預熱完畢,進入劇本獎項。 對于許多劇情片而言,好劇本就如同骨架,導演后續的工作, 無非也就是依循著既有骨骼逐漸涂抹上肌肉、血管和皮囊。故而兩大劇本獎往往也被認為是劇情類長片(即最佳影片)評選的風向標獎項, 顯得尤為重要。 “入圍最佳原創劇本提名的有……2031年最佳原創劇本——《菩薩行(2031)》李雪亭、方可以!” 劇組發出了更大的歡呼聲, 李雪亭之前一直在給別人鼓掌,直到此時,聽到自己的名字從話筒中傳出,怔愣原地。 方可以推了推把他推醒。 面對臺下蕓蕓眾生, 李雪亭頗有些感慨萬千。遙想一年多以前, 自己還在家中待業, 眼看著自己一天比一天思覺遲鈍,儼然已是行將朽木、一只腳踏進棺材的蠹蟲,每日絕望而焦慮,滿心只琢磨著發揮余熱,不至做兒子們的負累。 不過轉眼工夫, 世事丕變。 十年前的作品重見天日, 事業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轉變。 李雪亭在臺上有些哽咽地說完領獎臺詞, 下臺落坐。 甚至還未完全平復心情,只聽見臺上又報道: “……2031年最佳改編劇本獎——《比丘(2031)》李雪亭、方可以!” 李雪亭:? 方可以:? 方可以和靳茜在如雷掌聲中面面相覷。 《菩薩行》拿劇本獎項其實沒有超出意料。 這部的劇情詼諧生動、臺詞簡練雋永,節奏起承轉合四平八穩,雖然是喜劇,但在方可以的觀念里,素來越是喜劇越要講究嚴謹,看似無厘頭的笑點之下,都是精心設計的節奏。她們做《菩薩行》的時候,完全是朝標準商業化劇情片的方向做的。 《比丘》劇本節奏就沒有那么“技術流”。 在這部里更多是想探討一些更深入更嚴肅的問題和表現手法…沒想到居然也被評價為“開拓性地使用新時代視角探索舊的故事母本”,榮獲改編類獎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