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女人發現丈夫出|軌, 還是和一個男性,于是,她也出|軌, 對象是和一個女性。” 畫面中播放起《葡萄》預告片中的經典畫面,最后定格在男主保羅一身狼狽地握持手槍,正對屏幕。 砰地一聲槍響。 coco的聲音娓娓道來。 “親愛的小伙伴們大家好,很久不見,歡迎來到coco小姐的白日夢頻道,我是coco。今天來講一講方可以這部去年鶴城電影節的最佳影片。” “老規矩,涉及劇透,沒看過的朋友建議先完整看過電影。” “開始之前首先明確一個問題,影視改編到底是不是只是藝術形式的純粹轉變, 只是把書面文字, 轉化成具體的視聽影像?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文學作品是作家的作品, 影視改編時候的作者是導演。作者都變了,作品內核會不會變? “一定會啊。 “何況文學和電影是兩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兩者之間彼此雖有互通,但更有區別。所以, 在改編影視作品時, 原著作者的東西固然要參考, 但也不能奉為圣經。 “制作者需要把原本停留在文字想象層的東西,具現成視聽畫面,讓自己的想象,變成能讓所有觀眾都接受的感官體驗。把原本曖昧模糊的語言,重新梳理邏輯;把原本作者都沒有理清的暗線, 提綱挈領, 一針見血地道破。原本作者使用了了幾行文字就能表現出的點睛一筆, 放在戲作之中,可能需要燈光、攝影、編劇、演員、導演等多方協同地努力,共同打造出一場戲。電影用戲劇橋段來講述故事。” “明確這一點之后,我們再來看《葡萄》這部作品。” “不算《千秋》這部原作與制作狼狽為奸的超絕魔改之外,《葡萄》,應該算是方可以的第一部正兒八經的改編作品。” “估計這個時候,有人要跟我提《比丘》了。 “《比丘》那是故事新編,是掛羊頭賣狗肉,標準的魔改。故事改編到最后,已經和原著沒有什么關系了,你看方可以甚至連宣傳的時候都沒提這一筆就懂了。他自己都不好意思。 “至于華穗發改編劇本獎給《比丘》,這就像是明知自己扣了對方一部最佳影片,所以繞了個圈子給點補償,大家面子上都過得去。 “總不能真把去年的最佳改編劇本發給《灰燼》吧。貌似‘忠于原著’但有形無神,和看似‘離題千里’卻得其精神,孰輕孰重,大家還是要懂得分辨的。” * “說回《葡萄》的劇情。” “一句話概括:妻子發現丈夫和一個男孩出軌,于是她也和一個女人出軌,兩人的私情被丈夫發現,于是妻子一不做二不休,和情人聯手把丈夫給殺了,并利用丈夫的死成功從幫派脫身。 “聽起來就是一個非常狗血的故事,出軌,南銅,女銅,同妻,黑|幫,還沾點槍戰,充滿著人性的背叛與不信任。丈夫誠然不是什么好東西,但妻子也不是什么善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