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等你入懷》
第(2/3)頁
顏頌想了一下,才又道:“那您先給他兒子打個電話行不行?先跟他兒子通通氣,看他兒子怎么說。”
“行!”飯館老板應道,他電話還沒撥出去,改換成宋老兒子的手機號碼繼續打。
電話接通后,兩個人用當地方言溝通了一會兒,飯館老板放下手機,對顏頌道:“老宋說他不確定他爸愿不愿意拍,但您不親自上門去問一問,宋老他肯定是不拍,因為您這也是做好事,幫他們拍視頻也是幫他們做宣傳,老宋是希望您親自去一趟,他再在旁邊說和,也許老人家就愿意了。”
顏頌在客棧的時候,特意找客棧老板打聽過宋老這個人,客棧老板聽過他的名字,還說宋老是他們這個地方出名的油紙傘大師,能排第一名,而且把第二名甩老遠那種水平。
他的油紙傘作品,每一柄都是精品,非常具有收藏價值,只不過他現在年紀大了,精力不濟,所以作品少了,但只要有新出的,都會被人高價買去。
找他預約做傘的人,定金已交付的,能排到五年后,他速度慢,慢工出細活,一年做不了一柄。
和宋老的兒子老宋約了時間,顏頌和許奶奶打了個招呼,便由飯館老板開車,帶著她和攝影師往宋老住的山上去了。
如果說烏湯鎮是個繁華小鎮,那宋老住的山上那真的是山腳旮旯里,山路崎嶇,飯館老板的越野車顛的顏頌別提多難受了,再看看攝影師,也是一臉菜色。
至于窗外的景色,那是真的不能看,一看就發暈,上山下山就是一條懸崖邊上的路,非常考驗開車技術。
飯館老板像是習慣了這種急上坡和長下坡,見顏頌臉色發白,了然道:“沒見過這么陡的路吧?你放心,我開車技術很好的,這條路我從年輕的時候走到現在,都走了幾十年了。”
顏頌按了按心口,問道:“宋老怎么喜歡住在山里?不會覺得不方便嗎?”
“宋老住習慣了,他家養雞養鴨養狗,山里還有外面沒有的東西,每次出去外面買生活必需品,他們都一次買很多,只要生活品夠用,他們一家子一年不出來都行。”
“宋老家里沒有小孩?不需要讀書嗎?”
“老宋的孩子大了,在城里工作,不住山里,山里就宋老和老宋兩夫妻,孩子們都在外面。”
“那老宋后面有沒有接班人?”
“沒了,做到老宋這一代,他家孩子不愿學這個,也不愿待在山里守著那片竹子,老宋家到他這一代,要是以后沒子孫學,那就要斷代了,這種技術活,都是一代傳一代,基本不教外人。”飯館老板道。
顏頌若有所思的“哦”了一聲,不知道她想到了什么。
前面有輛大車下來,兩輛車在一個急轉彎處會車,公路不寬,他們的車靠懸崖那邊,安全起見,飯館老板把車停了下來,等大車先過去。
大車開的也慢,一點一點往外挪,等車的過程,飯館老板往車外看了眼,“咦”了一聲:“看這天氣,今天不會下雨吧?來的時候沒發現要下雨啊?”
這種路,下雨路滑,會增加出車禍的風險性,以飯館老板幾十年在這條路上跑的經驗,如果早知道要下雨,他絕對不出這趟門,太危險了。
好在一路有驚無險趕到了宋老家,這天上的雨也沒下下來。
在老宋的引薦下,顏頌見到了八十多歲的宋老。
雖然宋老八十多歲了,但他耳聰目明,腿腳靈便,人看起來也干干凈凈顯年輕,全身上下只有那雙干瘦的手布滿厚繭,深紋縱橫交錯,是他做了一輩子的手藝給他的洗禮。
顏頌和老宋進屋里和宋老談事,攝影師在外面等,老宋的媳婦端了好幾盤鄉下自制的零食給他嘗鮮,還有老宋老婆自制的茶葉,雖然不是什么名茶,但勝在新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