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再抵鯤州-《大宋超級學霸》
第(1/3)頁
第755章 再抵鯤州
次日,范寧參加了鯨縣簡短而熱烈的開縣儀式后,便和鯤州知府趙覃一起前往鯤州。
臨行前,范寧對首任知縣羅檸道:“對鯨縣而言,存在意義要遠遠大于它對朝廷的貢獻,當然, 鯨州有豐富的資源,紅松、琥珀木甚至金砂都很豐富,這里的蜂蜜也不錯,你們甚至可以釀松子蜂蜜酒,在京城一定能賣個好價錢,總之一句話, 鯨州冬季漫長, 氣候寒冷, 如果你能做到讓百姓安居樂業(yè),那你就是個非常有作為的縣令,之前我對吏部說過,鯨州和鯤州,百姓若能安居樂業(yè),那就是縣令最好的評價,你明白了嗎?”
羅檸躬身道:“感謝殿下教誨,卑職知道該怎么做一個合格的縣令,一定不會辜負殿下期望,讓百姓安居樂業(yè)!”
范寧又和蒙伍等其他送行人員一一揮手告別,這才登上大船,大船啟動蒸汽機,發(fā)出一聲長鳴,跟隨著鯤州知府的官船前往鯤州,這次還有兩名鯤族人和范寧一起同行,他們真的去遙遠的楚國, 體驗異國的氣候和環(huán)境。
蒸汽船很快, 一天后便抵達了漢縣,現(xiàn)在這里是鯤州府治, 有人口一萬五千戶,是一座欣欣向榮的大城。
鯤州府管轄包括鯤州本島、秋田城、鯨島以及外部群島,目前鯤州總人口五萬五千戶,約三十萬人口,駐軍三千人,如果包括鯨縣的一千駐軍和秋田城的一千駐軍,那鯤州府的駐軍就達五千人。
另外還有三萬日本勞工常年負責采礦、伐木和采金。
“鯤州目前還是主要以農業(yè)、畜牧業(yè)、養(yǎng)殖業(yè)和礦業(yè)為主,農業(yè)是漢縣、魏縣和唐縣,北方的晉縣是畜牧養(yǎng)殖,養(yǎng)羊超過五百萬只,南面鯤南半島的齊縣主要是伐木和養(yǎng)殖珍珠,還有鯨縣,也主要以伐木為主。”
知府趙覃和范寧同乘一船,一路給他介紹鯤州的情況。
“現(xiàn)在鯤州每年產小麥四百二十萬石,稻米百萬石,除了自己留用外,其他二百萬石糧食都輸往京城,每年還送去五十萬只羊、十萬頭牛、七百萬兩白銀、黃金五十萬兩,銅兩百萬斤,硫磺七十萬斤,養(yǎng)馬是由朝廷直管,具體我們不知情,不過矮種馬是我們的,每年從秋田運去京城達三萬匹。”
“秋田那邊情況怎么樣?”
“應該還算穩(wěn)定吧!秋田那邊幾座大銀山,我們和藤原家族合采,按照五三二分配,我們拿五,藤原家族拿三,日本皇室拿二,十五萬礦工由他們提供,但十幾萬礦工的吃住和工錢由我們負責,秋田那邊產出的稻米基本上都被礦工耗用了,但我們每年卻能從秋田拿回五百萬兩白銀。”
范寧點點頭,“這個協(xié)議還算比較公平。”
“正是因為大家都有利,所以合作很穩(wěn)定,一兩百年都不會有什么變故,不過那時銀礦也該枯竭,我們可以把秋田還給日本。”
范寧又笑問道:“剛才我聽你說到齊縣,齊縣怎么養(yǎng)殖珍珠?”
“殿下有所不知,鯤南半島上全部被森林覆蓋,只有沿海有很少的平地,所以齊縣人口也只比晉縣多一點點,但鯤南半島海域卻盛產上等珍珠,我們怕竭澤而漁,所以一方面采珍珠,一方面又人工養(yǎng)殖珍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