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盛鴻的決定-《獨寵夫郎》
第(1/3)頁
“這不是下官的好運, 這是邊城所有將士的好運,這是整個大盛的好運。恰好碰見胡人內斗而已。”
黎蕎忙澄清道。
六皇子本就和他政見不和,現在無意中竟然和六皇子成了對照組, 他心中警鈴大作。
“你沒去邊城之前,怎不見他們有這樣的好運?”
六皇子說著自嘲一笑:“黎大人,你別緊張,我就是感慨一下。我渴求軍功,但卻失了右臂。你只是奉命前去犒賞將士, 卻是遇見此等吉事,要是我沒去西閃省就好了, 這樣說不定前去犒賞將士的人就是我了, 那遇見吉事的人也是我了。”
黎蕎:“……”
不,若你真去了,那就沒有此等吉事了。
盛鴻這位老父親得為你辦喪事。
六皇子長長嘆了口氣:“黎大人, 我求軍功求不到, 特意跑去西閃省想從父皇和朝臣那里掙一份同情,現在卻是真的掙到了。你說我這到底是何種霉運?”
他當初之所以跑去西閃省, 是因為盛鴻的第三道題目太難,他沒有把握勝出,便想實地考察一番。
他付出的多些, 那即便輸了, 也能在他父皇和朝臣心中拉一波好感。
可誰知道,他想賣慘, 真給他賣成了……
他真是個笑話!
黎蕎:“……”
這六皇子還挺誠實哈。
不過, 若不是六皇子現在提及, 他還沒這么對比過。
但是,殘疾了總比直接死了強。
“下官說句不好聽的, 至少您活著回京了。”
這話一出,六皇子先是一愣,隨后笑出聲來:“你這倒是實話,至少我活蹦亂跳的回來了。”
“但和黎大人相比,我還是羨慕你的好運道。現在回想一下,從你洗心革面開始,發家,科舉,位極人臣,這一路可真是順暢啊。”
“若說好運,這天下又有幾人能比得上您呢,您可是皇子。”
“但我現在廢了一條右臂。”
六皇子抬起左手指了指他吊在心口的右臂:“四肢健全的時候不覺得有什么,現在處處不便了,這才發現身子康健的好。”
“不過,也正是如此,我此次對黎大人是心服口服。”
“……下官不解。”
黎蕎求教。
咋又扯到對他心服口服上了?
“你新建的那個黎家善堂,讓我有些感同身受。”
“?”
黎蕎一腦門問號。
一直沉默的盛鴻也頗為意外,他瞇了下眼睛,等六皇子解釋。
“我手臂廢了之后,穿衣吃飯沐浴上茅廁,全都需要人伺候,這讓我很是暴躁,我想發泄,就在營地中四處亂闖。無意中進入傷兵營,見著那些傷兵的慘狀,我心中好受了一點點。”
“我有下人伺候,但戰場上那些傷兵,誰伺候他們?”
“當時我沉默,因為沒人會伺候他們。可回到盛京,你給了我答案。”
“他們已是廢人,但黎大人你愿意為一幫廢人花那么多心思和銀子,第一次,我不覺得你是在溺愛百姓,不覺得你在慣著百姓。”
“我現在就能想象到那些殘兵來到盛京見著善堂時會有的反應,他們絕對會以為是在做夢。”
“所以,得知你專門為他們這些廢人修了那么好的善堂,我對你是心服口服。”
“若我如那些傷兵一般是普通人而不是皇子,那我太渴求大盛有你這么一個黎大人了。”
“現實是我是皇子,但我也同樣渴求大盛有這樣一位黎大人,太能安撫百姓了,關鍵還是花你自己的銀子,沒讓國庫出一文錢。”
黎蕎:“?”
他此刻的疑惑,不是六皇子突然對他“心服口服”,而是六皇子竟然能換位思考了?
六皇子竟然能和底層百姓共情了?
盛鴻也大感意外,他這個六兒子一貫主張弱民、疲民,雖能清醒的認識到底層百姓的苦難,但心很硬,只把底層百姓當工具。
可現在廢了右臂之后卻是能和底層百姓感同身受了?
唉,他這個六兒子此次遭了大罪了!
他至今不敢想象中箭時的情形,太可怕了,若那箭矢再偏一點點,那射中的就是他這個六兒子的心口了。
想到此,他環在心口的雙臂不由又放回到御案上,看向六皇子的眼神多了些慈愛和憐惜。
六皇子還是滿臉自嘲:“黎大人,從前我真的不理解你把百姓當祖宗的行徑,可輪到我了,我只求你這樣的官員能多一些。”
“而且,這次的西閃省之行,也讓我感觸頗深,西閃省那些居住在山溝溝里的百姓,他們喝的竟是儲存起來的雨水,他們整日面對的是黃沙漫天,若不是親眼所見,我真不知道大盛還有這種窮苦、閉塞之地。”
“那里的百姓日子這般艱苦,但他們卻知道你的名字,知道你讓一府百姓都致富的壯舉。”
“提及你時,他們麻木的眼睛里有了亮光,他們多日未洗、褶皺里藏著灰塵的黑紅臉龐上涌上了期望。這讓我很震撼,也讓我沉思。”
“去年一年我一直在思考,如今斷了一條手臂,更是胡思亂想。”
“思來想去,我得出來一個最終的結論,那就是你的存在很有必要。”
“你的仁心為貧苦百姓兜了底,為貧苦百姓造了夢。只要他們還想活,只要他們心中還有期望,那他們永遠不會反抗朝廷。”
“況且,身為上位者,是該有憐憫之心的,因為某些底層小民的日子真不是人過的。大盛真的應該有你這么一位活菩薩,應該有你這么一個標桿。”
“你就應該身居高位,父皇的確該重用你。”
黎蕎:“……”
他深吸一口氣,朝著六皇子拱了拱手:“您這話下官擔當不起,下官能幫的人太少太少,兜不了底。”
別給他帶高帽,他擔不起。
不過,這會兒他還真沒在六皇子身上感受到惡意。
其實準確來說,他一直沒在六皇子身上感受到惡意。
但從前六皇子也的確是看不慣他,覺得他會慣壞百姓,現在六皇子突然轉了性,竟是夸起他來了。
正常情況下,天潢貴胄突然成了殘疾,這八成得發瘋。
可六皇子不但不瘋,還對他心服口服了?
“你做的已經很多了,我粗略算過這些年你捐的銀子數目,得有幾百萬兩了吧?雖然你摟銀子的能力強,但能為無關之人花那么多銀子,誰來了都得服氣。”
“所謂論跡不論心,你不是突然這般,你是一直這般,這教人怎能不服氣?”
“大盛真的需要你這位活菩薩,或者說,是吉祥物。”
六皇子說著看向盛鴻:“父皇,黎大人有仁心,還運氣好,兒子今后一定多和黎大人來往,也沾沾黎大人的好運。”
黎蕎:“……”
你別過來啊!
但盛鴻卻是一臉欣慰:“這話不錯,煦兒,你總算能理解黎愛卿了。”
他的至善至純至傻的黎愛卿,終于得到他這個六兒子的賞識了。
“黎大人這樣的臣子,千年難遇,兒子真不知該如何夸他,要不,您給他升一升官職?”
黎蕎:“!”
他忙拒絕:“多謝六皇子好意,但下官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為了下官自個兒,下官沒您想的那么高潔。況且,下官并未立功,怎能再往上走?”
“就是,黎愛卿此次并未立功,哪能再升官?”
盛鴻點頭。
想升官,那得尋個能堵住朝臣嘴巴的由頭,最近黎愛卿啥也沒干,此時升官不合適。
“煦兒,父皇會認真考慮你這個提議的,但目前不合適。”
“你剛才說有話要對父皇說,還想聽一聽黎愛卿的意見,你想對父皇說什么?”
提議被拒,六皇子并未堅持,他很是理解:“其實不用兒子提議,以黎大人的才干,升官是早晚的事兒。兒子只不過是想賣黎大人一個人情罷了。”
“至于兒子想說的,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此次西閃省之行,兒子見識到真正的窮山惡水,所以有一想法,既然當地條件惡劣,那當地的百姓為何不能搬遷到其他地方呢?”
“這個……”
盛鴻微微皺眉:“煦兒,你指的具體是哪些地方?”
六皇子當即報出了幾個名字。
一些軍事要地和關隘,這些地方肯定寸土不讓,自然條件再惡劣那也得守住。
但遠離這些地方還不適合種植莊稼的山溝溝,當地的百姓何至于世世代代都守在那里呢。
大盛疆域遼闊,完全能為當地百姓尋一個宜居之地。
六皇子將他的想法講完,不僅盛鴻挑不出錯來,黎蕎也挑不出錯。
這一次,六皇子是真的設身處地為當地百姓著想,不愿當地百姓祖祖輩輩再與窮苦為伴。
盛鴻很是欣慰,在西閃省待了一年,他這六兒子身上多了些仁慈,也成熟穩重了許多,不僅明白黎愛卿的重要,也沒再跟從前一般嚷嚷著要南下攻打他國。
雖然廢了一條手臂,但收獲也不小。
等黎蕎出宮時,天已經黑了。
回到家中,正好趕得上晚飯。
一家子圍坐在飯桌前熱熱鬧鬧吃過晚飯,而后眾人各回各的小院兒。
黎長風黎云帆倆個小家伙一回到暖房,便翻出了黎蕎最新為他們定制的拼圖。
黎蕎答應給他們倆一百件禮物,那就不能食言。
簡單的拼圖已經勾不起這兩個小家伙的興趣了,因此黎蕎特意找皇家玩具鋪訂購了大盛名山大川、著名建筑的拼圖。
兩個小家伙讀了不少書,但目前還不能行萬里路,既如此,那就先用拼圖感受一下大盛各地的著名風景和建筑。
比如說,兩米多長的長城。
盛京城。
都江堰。
大運河。
泰山。
秦嶺。
……
一個拼圖便是一件禮物,陶竹對此很滿意,黎蕎不用費那么多精力了。
兩個小家伙也滿意,這么多山山水水和偉大的建筑,等將來長大了,他們肯定要去瞧一瞧!
兩個小家伙玩的認真,黎蕎便和陶竹坐在小書桌前閑話家常。
今日黎瑜安過來了,給黎小蘭送新婚禮物,而且這個月底辛知就要去東定縣任知縣了。
東定縣距離盛京挺近,他們夫夫倆先去那邊看看情況,等黎小蘭和江懋成親時,他們夫夫倆再回京。
“希望辛知能歷練出來,別讓瑜安跟著他白受苦。”
黎蕎道。
“雖然和侯府比不了,但知縣夫郎肯定不會過苦日子。三姐今日還叮囑他,讓他多關心關心當地的窮苦百姓。”
“……也是,我總覺得他還是當初剛來咱家的那個小蘿卜頭。”
黎蕎嘖了一聲。
時間過的真快啊。
“放心好了,他長大了,而且辛知待他極好,不會讓他受苦的。與其擔心瑜安受苦,不如擔心小蘭。”
“大嫂甚至都想和大哥一起去暨北省咱家的田地瞧一瞧了。”
提起黎糧和王桂花的新想法,陶竹不由嘆氣,他從黎蕎懷中離開,趴到了小書桌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