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黎蕎升官-《獨寵夫郎》
第(1/3)頁
陽春三月, 雖然天氣不暖和,站在室外還需要穿著襖子,但大運河里的冰已經化掉了。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 盛鴻率領一眾人踏上了南巡的路。
盛鴻的龍舟高四層,長四十余米,最頂層是盛鴻的寢殿,中間兩層一層是盛鴻的辦公區,用來處理日常政務, 召朝臣議事。
一層則是黎蕎陶竹以及部分近衛的居所。
最下層住著宮女太監和部分近衛。
皇子、后宮眾人的船只比盛鴻的龍舟略小一點兒,但也有三十多米長, 四層高。
朝臣勛貴的船只也有三十米長, 高三層,布置得富麗堂皇,足以配得上這些人的身份。
在眾人的勸說之下, 盛鴻終于愿意多帶一些禁軍了。
除了位于船上的三千禁軍, 還有七千禁軍騎著馬兒,沿大運河兩岸隨船隊日夜前行。
一是負責船隊的安全, 二是隨時向前方碼頭傳遞消息,好讓前方碼頭所屬地的地方官準備迎駕亦或者是準備船隊所需的物資。
當然,這些物資盛鴻都是掏錢購買, 出發之前, 盛鴻特意給沿岸所有碼頭所屬地的官員下了命令,切不可剝削百姓以討他歡心。
不然的話, 他定要重罰。
船隊浩浩蕩蕩, 綿延幾十里, 龍旗獵獵,帆檣如林, 在嘹亮雄渾的號角聲中,盛鴻的龍舟頂著藍盈盈的天,破開清凌凌的河水,正式啟航。
盛鴻背著手站在甲板上,哪怕迎面撲來的是微冷的春風,他嘴角也含著笑。
終于要出遠門了!
在盛鴻身后是皇子、黎蕎和幾位大學士,他們眺望著兩岸遍地的綠色,只覺得心情開闊,世間諸多紛擾皆可拋至腦后。
陶竹帶著三個小家伙站在船舷旁,被微風吹的不由瞇起了水眸,身為黎蕎的夫郎,在外他一向端方持重,但三個小家伙兒就沒顧慮了,他們趴在船舷上去瞧運河中的水。
這三個小家伙兒在登船前因為和鄭淺淺黎大山黎糧等人告別而哭了鼻子,這會兒他們被航行中的龍舟吸引了注意力,恢復了平日里的活潑。
不過,景色有些單調。
因為他們之前乘著家里的畫舫,看過很多次運河的水。
若是此刻待在自家的畫舫,那他們早把漁網放下去了。
看完河水,他們看向了兩岸。
岸邊圍著不少百姓。
禁軍的鐵騎也在沿著岸邊隨著船隊前行,哪怕離得遠,也能聽到急促的馬蹄聲。
他們很快就將小腦袋收了回來,然后在他們所住的這一層開始了四處探索。
他們所在的這一層除了他們一家子,旁的都是近衛隊的隊員,一眼看過去,全是密密麻麻的艙房。
也就他們一家子的艙房大一些。
很快轉完了一圈,他們跟著陶竹回到了艙房。
似乎有點無聊哈,找不到事兒做。
而且因為是龍舟,他們還不能隨意亂跑……
但三個小家伙兒都很懂事,沒說旁的,他們翻出自己的書本,干脆看起書來。
當然,他們看的是地理志和各種游記。
在這種激動人心的時刻,他們沒心情看四書五經。
盛鴻倒是不無聊,風有些涼,吹多了會頭疼,他很快就回到了殿內,興致勃勃的與幾位皇子、大臣說起了接下來的旅途。
他之前乘船游覽過盛京--暨北省這段河道,但因為四皇子、大皇子的碼頭在暨北省,所以船隊要在這兩地各停留半日。
盛鴻要看一看他的第二道題目,給這兩地帶去了怎樣的變化。
談及這兩地的變化,少不得要說起黎蕎。
這兩地的百姓能比從前富裕一些,靠的是養殖,現在黎蕎做出了香皂,這兩地除了雞鴨之外還得養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