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自從去年離開繁華長安京城,被貶居住在潯陽江畔便一直臥病。 潯陽這地方荒涼偏僻沒有音樂,一年到頭也聽不見管弦奏鳴。 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濕,院子周圍,盡長些黃蘆苦竹。 在這里早晚能聽到的是什么呢?盡是杜鵑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鳴。 春江朝秋江月夜那樣好光景,也無可奈何常常取酒獨酌獨飲。 難道這里就沒有山歌和村笛嗎?只是那音調嘶啞粗澀實在難聽。 今晚上聽了你用琵琶彈奏的樂曲,像聽了天上的仙樂,耳朵也頓時清明。 請你不要推辭坐下來再彈一曲,我要為你創作一首新詩《琵琶行》。 被我的話所感動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轉緊琴弦撥出急聲。 凄凄切切不似剛才奏過的單調,在座的人重聽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問在座之中誰流的眼淚最多? 江州司馬的青衫已被淚水浸濕! 各位直播間的朋友們,這就是這段內容的解釋了。 我已經給大家翻譯了過來,現在我想各位知道這是一首什么樣的作品了吧? 我只想說,我黃綸何其有幸,我他么的走了狗屎運了還是怎么的,竟然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一首琵琶行? 呵呵呵,真他么的嚇死我了,也真他么的愛死了這首詩了。 我現在整個人腦瓜子都充血了,我根本不知道說什么好。所以接下來,大家讓我休息一會兒。 還有,我要說的是,今晚的這些文學界的人,不瘋兩個我怕是對不起這首詩了。 該死的,我感覺自己都快要瘋了,我現在什么都不想說。” 說完,黃綸直接停下了說話,然后去找了一瓶酒過來,一邊喝酒一邊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 可是,面對這樣的作品,誰能冷靜下來啊? 葉為道此刻,也一屁股癱坐在椅子上,整個人呆呆的看著,看著這首詩收尾了。 看著這首,無比偉大的作品的誕生。 他葉為道,在這個世界這么多年了,活了這么大歲數了,他第一次被震撼成這個樣子。 說真的,他覺得自己都要哭了。葉夫人也是第一次見到,自己家這個老頭子這個樣子。 “說真的,這首詩比得上他的那首春江月夜,我一點都不開玩笑。” 最終,葉為道說出了這番話來。 隨后,他似乎想到了什么,急忙安排人打開了直播。 他太激動了,他要和所有人分享,自己對這首詩的看法。 所以,葉為道出現在了筆站,開始了直播。 也讓很多人跑了過來,打算看一看葉為道的解說和分析。 因為今晚這首詩,實在太令人震撼了。這首詩,讓好幾個文學家此刻,都開始說胡話了。 “各位朋友們,我來說一說這首琵琶行吧。 琵琶賦大家都知道,這首賦一直都被認為是我大漢的一代絕賦。 一直到劉南先生的幾首賦出來以前,他都可以說的上是數一數二的。 因為這首賦,講述的是一個琵琶女的故事。 只不過,今晚我想說……算了,我什么都不想說了,大家內心有自己的評價,我想不用我多說了。 接下來,我這個老頭子來接班,帶大家分析一下這首詩吧。這首……千秋絕唱之作。 首先本詩的詩眼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沒有錯,我的認為就是,這首詩的主旨就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這個主旨,在詩中多有體現。而八子的琵琶賦,更多的是在說那個時代的熱鬧和對于琵琶技術的一種贊賞。 兩張對比,這個立意高低一下子就能看明白了。 各位可以想一想,劉南的這首詩,讀完以后,讓人只感覺惆悵悲切。 是不是大家都和我一樣,都在為這首詩中的人物的人生而感到惋惜啊? 這個,就是立意高低的問題。 雖然琵琶賦,也很不錯,可是和琵琶行相比,差的太多了。 劉南通過寫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結合琵琶賦中人物在宦途所受到的打擊,寫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心聲。 可以說,這一刻劉南先生比他們這兩個當事人都要更加的了解他們。 這首詩,簡直就是現實主義最巔峰的作品,沒我快任何作品可以比擬的那種。 同時社會的動蕩,世態的炎涼,對不幸者命運的同情,對自身失意的感慨,這些本來積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傾于詩中。 它在藝術上的成功還在于運用了優美鮮明的、有音樂感的語言,用視覺的形象來表現聽覺所得來的感受; 蕭瑟秋風的自然景色和離情別緒,使作品更加感人。 劉南在這首詩中著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過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中被侮辱被損害的樂伎、藝人的悲慘命運。 抒發“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情。 詩的開頭寫“秋夜送客”,“忽聞”“琵琶聲”,于是“尋聲”“暗問”,“移船”“邀相見”,經過“千呼萬喚”,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來了。 這種回蕩曲折的描寫,就為“天涯淪落”的主題奠定了基石。 接著以描寫琵琶女彈奏樂曲來揭示她的內心世界。 先是“未成曲調”之“有情”,然后“弦弦”“聲聲思”,訴盡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無限事”,展現了琵琶女起伏回蕩的心潮。 然后進而寫琵琶女自訴身世:當年技藝曾教“善才服”,容貌“妝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然而,時光流種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描寫,與上面她的彈水,“暮去朝來顏色故”、最終只好“嫁作商人婦”。 這唱互為補充,完成了琵琶女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寫詩人感情的波濤為琵琶女的命運所激動,發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嘆,抒發了同病相憐,同聲相應的情懷。 詩韻明快,步步映襯,處處點綴。 既層出不窮,又著落主題。真如江潮澎湃,波瀾起伏,經久不息。 反復吟誦,蕩人胸懷,情味無限。 語言鏗鏘,設喻形象。 “如急雨” “如私語” “水漿迸” “刀槍鳴” “珠落玉盤” “鶯語底”。 這些讀來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