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346章 最后一場直播《三》一點浩然氣,千-《活著全網黑:死后你讓我成為傳奇》


    第(3/3)頁

    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

    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

    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

    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

    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

    富貴非吾事,歸與見雪盟。”

    此時此刻,黃綸把這首詩吟誦了出來。

    他看著這首詩,最后嘆了一口氣。

    “各位,我來解讀一下,剛剛先生的兩首作品吧”

    黃綸停頓了一下以后,他再一次開始了解讀。

    “首先,我們先來解讀一下這第二首水調歌頭,這首詞怎么說呢,首先此詞上片分兩層。

    前兩韻是第一層,直接抒寫詩人的“長恨”和“有恨無人省”的感慨。

    先生直接以“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句開篇,乍看似覺突兀;

    其實稍加思索,就會明白其中先生的一些感嘆。

    這個時間段,先生的身體,基本上已經被判死刑了,根本沒有辦法再一次被治療好了。

    所以,這一刻先生內心是悲傷無奈的。

    特別是,他有了自己人生的那個她。

    那么如今的先生,相比以前的他,心態就有了很大的變化了,他不在想著無所謂了,而是對人世間有了留戀了。

    所以如此“長恨”,在“飲餞席上”難以盡言,所以先生只能用高度濃縮的語言,把它“裁作短歌行”。

    “短歌行”,原就是先生自己當初寫的一首詩。

    這首詩,也可以稱之為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其中的詩句,更是非常的精彩。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概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這首詩,說真的如今讀來更加的有味道了。

    此時此刻,先生信手拈來,融入句中,自然而巧妙地點明了題面。

    “長恨”而“短歌”,不僅造成形式上的對應美,更主要的是顯示出那種恨不得盡言而又不能不言的情致。

    “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一句,合用了兩個典故。

    據《史記》載,高祖劉邦“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由于留侯張良設謀維護太子。

    此事只好作罷,戚夫人因向劉邦哭泣,劉邦對她說:“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

    歌中表達了先生如今身體不行,事不從心、無可奈何的心情。

    ……

    聽我楚狂聲”,反復詠言,又造成一種一唱三嘆,回腸蕩氣的藝術效果。

    詞人在直抒胸臆以后,緊接著就以舒緩的語氣寫道:“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

    總的來說,這首詩或許可以分成好幾個層面來看。

    不過,目前我就看到了這一個層面。具體的,咱們以后大家一起討論就好。

    而接下來,就是先生第一首的水調歌頭了。

    這首詩,怎么說呢我更加的喜歡,有一種豪邁氣魄在其中。

    這首詞全詞通過描繪快哉亭周圍壯闊的山光水色,抒發了作者曠達豪邁的處世精神。

    開頭四句,先用實筆,描繪樓下江水與碧空相接、遠處夕陽與亭臺相映的優美圖景,展現出一片空闊無際的境界,充滿了蒼茫闊遠的情致。

    “知君為我新作”兩句,我覺得是先生看到了明月樓下的這塊大石頭,所以直接拿過來就用了。并且,還非常詼諧的用了出來。

    上面雕刻的可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內容,如此拿過來確實非常合適。這首詞,和當初的明月幾時有,我覺得可以稱之為水調歌頭雙奇了。

    “長記平山堂上”五句,是記憶中情景,又是對眼前景象的一種以虛托實的想象式側面描寫。

    作者用“長記”二字,喚起那種若隱若現、若有若無、高遠空蒙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憶。

    這種以憶景寫景的筆法,不但平添了曲折蘊藉的情致,而且加強了詞境的空靈飛動。

    以上五句新穎別致,引人入勝。

    上片是用虛實結合的筆法,描寫遠處的勝景。

    下片換頭以下五句,又用高超的藝術手法展現樓前廣闊江面倏忽變化、濤瀾洶涌、風云開闔、動心駭目的壯觀場面。

    先生并由此生發開來,抒發其江湖豪興和人生追求。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

    三句,寫眼前廣闊明凈的江面,清澈見底,碧綠的山峰,倒映江水中,形成了一幅優美動人的平靜的山水畫卷,這是對水色山光的靜態描寫。

    “忽然”兩句,寫一陣巨風,江面倏忽變化,濤瀾洶涌,風云開闔,一個漁翁駕著一葉小舟,在狂風巨浪中掀舞。

    至此,作者的描寫奇峰突起,由靜境忽變動境,從而自自然然地過渡到全詞著意表現的著重點——一位奮力搏擊風濤的白發老翁。

    這位白頭翁的形象,其實是東坡自身人格風貌的一種象征。

    以下幾句,先生由風波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對戰國時楚國所作《風賦》的議論。

    作者看來,將風分為“大王之雄風”和“庶人之雌風”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說教,白頭翁搏擊風浪的壯偉風神即是明證。

    其實,莊子所言天籟本身絕無貴賤之分,關鍵于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

    他以“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這一豪氣干云的驚世駭俗之語昭告世人。

    一個人只要具備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超凡脫俗,剛直不阿,坦然自適,任何境遇中,都能處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無窮快意的千里雄風。

    這種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氣的坦蕩的人生態度,顯然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這首詞在藝術構思和結構上,具有波瀾起伏、跌宕多姿、大開大合、大起大落的特點。

    下片的描寫和議論,豪縱酣暢,氣勢磅礴,詞中出沒風濤的白頭翁形象,猶如百川匯海,含蓄地點明全篇主旨,有強烈的震撼力。

    全詞熔寫景、抒情、議論于一爐,既描寫了浩闊雄壯、水天一色的自然風光。

    又其中灌注了一種坦蕩曠達的浩然之氣,展現出詞人身處逆境卻泰然處之、大氣凜然的精神風貌,充分體現了先生所寫詞雄奇奔放的特色。

    這首詞,就我看來,也是一首千古之絕唱。

    雖然,沒有明月幾時有的那種飄飄欲仙的仙氣,可是也自有一股豪邁之氣。

    特別是最后一句,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更是讓人驚嘆無比啊!有時候啊,你不得不承認一件事,那就是有些人的作品真的太牛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