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過往-《我將成神[無限]》
第(1/3)頁
冬。
“下雪了欸。”
穿著白色長衣長褲的女孩仰著頭看窗外的風(fēng)景:“十三, 明天去堆雪人嗎?”
被她喊作十三的男生坐在像是病床的床上,手里拿著一本沒有封皮的書,聞言稍稍抬眼, 眉眼溫和,看上去就像是一個脾氣超好的鄰家哥哥:“太冷了, 我昨天注射了藥劑, 會感冒。”
屋內(nèi)是有暖氣供應(yīng)的。
他穿的衣服和女孩差不多,都是統(tǒng)一的白色長衣長褲。
被喊作十三的男生看上去大概十四五歲,瘦且高, 但并不像竹竿,反而是很勻稱的身體線條。
他現(xiàn)在在抽條, 所以練不出肌肉,但他掰手腕已經(jīng)能掰贏實驗室里所有的大人了。
注射的藥劑是一種據(jù)說可以讓人變得更強(qiáng)的東西,其他的實驗體不知道, 但十三知道那是什么。
他垂眼摩挲著書本里那句“人類即地獄”,面上沒有起任何的波瀾, 還是那副溫和穩(wěn)重的模樣。
那是直接作用在神經(jīng)上的藥劑,可以壓抑住人類的“感情”。
簡單來說就是,這個實驗室的人認(rèn)為, 人之所以弱小,是因為擁有感情。
有了感情,就有了軟肋。
他們會心軟,會猶豫,會建立聯(lián)系和感情, 然后會失控, 失去理智。
沒有理智, 就沒有一顆清醒的頭腦做出完美的決策, 沒有辦法在面臨任務(wù)和危險時給出最優(yōu)解。
女孩聽到十三這么說,皺了皺眉:“你這周是第三次注射藥劑了吧?他們想弄死你嗎?”
十三輕笑:“放心吧,我的身體比你想象得要堅強(qiáng)。”
注射藥劑會有副作用,嚴(yán)重的,有人會直接腦死亡,差一點也是變成植物人。
很少有人可以扛得下來。
實驗室換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只留下來了十三和六號——這并不是他們進(jìn)來的前后順序,而是日期。
十三是在一月十三號來的,所以他就叫十三。
六號是在十三來了后的第三年的六月六號來的,所以她就叫六號。
雖然六號也能抗住藥劑,但是她一個月只能注射一次,她的身體需要半個月才能消化完藥劑,然后需要半個月才能恢復(fù)到可以接受下一次藥劑的狀態(tài)。
但十三不一樣,他最開始注射藥劑時,也很痛苦,他差點就死了。
可是在隔了半年后第二次注射藥劑時,他的身體排異性就弱了很多,除了痛,也沒有別的。
于是他們把一年兩次縮減到了一年四次,在三個月后再給他注射了第三次。
痛還是會痛的,但十□□應(yīng)越來越好……
直至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可以三天就接受下一次藥劑了。
他身體的耐受度,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六號是來得遲,但比對一下十三從前的戰(zhàn)績,還是不如十三的。
“你這樣下去,他們以后就每小時給你打一次,你不能瞞一下嗎?”
“瞞不過的。”
十三隨意道。
六號卻不信:“以你的腦子,有什么做不到的,你就是不想而已。”
十三莞爾:“你也太相信我了吧?”
六號翻了個白眼。
.
其實六號猜得沒錯。
十三確實有辦法瞞過那些機(jī)器。
比如六號其實可以半個月一次了,是他改了電腦數(shù)據(jù)。
這對他來說不算什么難事。
人類太依賴機(jī)器,機(jī)器總會有漏洞和破綻。
當(dāng)然,人類也有,可人類會補(bǔ)救會發(fā)現(xiàn),但機(jī)器不會。
至于為什么不改自己的,因為十三也挺好奇這個實驗到底能不能成功。
再說,他改不改也無所謂。
因為十三有點想不明白。
比如說,人類反正總會死掉的,為什么要那么積極地活著呢?
因為有自己在意的事物嗎?
那他沒有,是不是可以跟這個世界說拜拜了?
十三不在意自己的命。
他是一個孤兒。
實驗室的人說,公司是在一次任務(wù)中意外撿到他的。
老實說,十三的腦袋真的很聰明,他猜到了公司可能不是撿到他的,而是出任務(wù)的時候殺了他父母,然后因為他還小沒有記憶,就帶走了他,又或者是別的什么,但反正無論怎么樣,十三都有點不在意。
他沒有想過要去找自己的親生父母。
因為沒有意義。
他沒有他們的記憶,他們大概也不會想要一個他這么古怪的孩子。
最重要的是,他如果真的找了,那給他們帶來的,就是死亡。
.
公司想組一個編號系列,一共十二個人,正好對應(yīng)十二個月份。
十三聽說的時候,正好打完藥劑留在房間里觀察。
他坐在無菌病房里,聽研究員笑著跟他說:“這支隊伍是奔著組成最強(qiáng)去的,你應(yīng)該會被挑中去做隊長。”
“嗯?”
十三看她:“會離開研究所嗎?”
“是啊。”
“那應(yīng)該不會是我。”
研究員一愣。
公司是想從他們這兒選個人去的,無論是六號,還是十三,都很強(qiáng)。
尤其是十三,他看著真的人畜無害,是那種讓人不知不覺就放松、信任,但卻強(qiáng)得驚人。
而六號……她是個很奇怪的小孩。
這是研究所所有人對她的評價。
她有股瘋勁在身上,研究室會配合公司那邊訓(xùn)練,偶爾拿家禽那些來給他們做一些特殊的實驗。
這些確實和殺人不同,但畢竟他們只是做實驗而已。
有時候是在一個圈子里,要他們找到并殺死其中一個,十三只會殺死那一個,而六號不同。
其實比起三天就能注射一次藥劑的十三,他們總是更加覺得,六號才更像那個成功品。
因為才十歲的六號在進(jìn)行第一次實驗時,選擇的就是將那些東西全部弄死。
可六號對十三表現(xiàn)出來了很明顯的依賴性。
心理行為學(xué)研究者認(rèn)為,六號是把十三當(dāng)作了“家人”和“同類”。
所以她還是擁有感情的,但是十三……
除非必要,十三從沒找過任何一個人。
他不需要跟誰聊天,也不需要跟誰游戲,一個人的時候他就看書,有什么看什么,不給他書他也不在意,就找別的事做。
非要把他關(guān)在一個什么事都找不到的,他就閉上眼睛睡覺。
不在意、無所謂、不好奇…這才是他們理想的“成功品”。
研究員:“你為什么覺得不是你啊?”
十三稍稍彎眼:“編號系列是想組建成家庭模樣,彼此有羈絆聯(lián)系吧?”
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是公司最強(qiáng)卻也是最容易操縱的一把刀。
人類擁有感情,就會擁有軟肋。
抓住了一個,就會像是扯住了葡萄藤,用力一拽,可能整個架子都會轟塌。
十三語氣隨意,眉眼明明還是帶著笑的,卻莫名讓人遍體生寒:“我去的話…除非公司是想讓我在他們失控的時候殺了他們,不然就沒意義。”
——研究室的所有人都知道,不要小瞧十三。
他看著溫和,跟你說話時會露出輕柔的笑,無論對男對女對老對少,說話都十分體貼。
他像是沒有脾氣的人,就算是開玩笑,距離和分寸感也拿捏得完美。
把他放出去,他大概會成為一個完美的形象。
可研究室的所有人都知道,這些都是十三照著模板學(xué)的。
眉眼要怎么彎、嘴角要揚多深。
他永遠(yuǎn)都是這副表情。
研究員把十三這話告訴了來這兒做最后調(diào)查的人。
那時候他們并不知道,十三就站在門口不遠(yuǎn)處,聽著他們說——
“他確實不太適合。”
“編號系列聰明人不少,十三還不完全成熟,他的演技還有破綻。”
“而且比起讓他真正加入編號系列,上面有別的更好的安排。”
“你們看一下,差不多到時候了就給他加大藥劑,然后停藥,看他的感情波動值有多少。”
“差不多到時候了他就可以出來了。”
……
所以六號被挑走了。
六號走的那天,她特別不高興地跑到了十三的屋子里:“我要走了。”
十三手里看的是研究員塞給他的一本小說的下冊,沒有上。
這些人就是故意的,想看他會不會主動問上冊——畢竟沒有上冊,看下冊就是云里霧里。
但十三從不會問。
十三聽到這話,抬起頭,沖六號說:“恭喜。”
六號:“……你就不能表現(xiàn)得不舍得一點嗎?!”
十三想了想:“我會想你的。”
六號不高興了。
于是十三又補(bǔ)了句:“等我出去我會找你的。”
六號:“……敷衍。”
她瞪了十三一眼,又跑走了。
而在遠(yuǎn)處監(jiān)控的人,看著十三沒什么感情地垂下腦袋繼續(xù)看書打發(fā)時間,有點滿意:“好像快完成了啊。六號也算是陪他很久了,他連一句關(guān)心的話和叮囑的話都沒有…也真是敷衍。”
他嘲弄:“我們居然真的養(yǎng)出了一個沒有感情的怪物。”
.
六號離開后,十三的生活依舊在繼續(xù),他就好像沒有受到影響一樣。
不關(guān)注、無所謂、不好奇。
直至研究所的人決定可以進(jìn)行一次最終測試。
他們先暫停了一個月的藥劑,確認(rèn)十三的身體里沒有含那種抑制劑后,當(dāng)著十三的面,殘忍殺害了那只他們讓十三從進(jìn)來開始就一直喂的狗。
完事后,十三坐在椅子上沒有說話。
所有人都以為實驗失敗了,十三還是有感情波動了。
但盯著儀器的研究員說十三的心跳很平穩(wěn)。
于是有人問:“十三?”
十三抬眼看他,依舊那樣稍稍彎眼:“看完了嗎?”
啊。
原來是因為他們說要認(rèn)真看,所以十三才一直在看沒有說話。
他是沒有感情去理解這個行為,所以才沒有反應(yīng)。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