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內(nèi)憂外患-《大燕貴公子》
第(2/3)頁
發(fā)完一通火之后,皇上詢問百官對于冀州問題有何辦法。
戶部表示,朝廷已經(jīng)沒有多少錢了,無力支援,可否先行求和。
皇上當場發(fā)飆,把戶部竇尚書罵了個狗血淋頭。
大燕立國二百年有余,經(jīng)歷過的戰(zhàn)爭不計其數(shù),開口求和的時候不是沒有,但多半是戰(zhàn)爭雙方勢均力敵再打下去誰也沒好處的那種狀況。
現(xiàn)在冀州明顯處于劣勢,此時開口求和無異于投降,契丹和高麗絕對會在談判中咬下一大塊肉來,以備下次入侵。
皇上發(fā)完飆之后,直接向太傅林庸問計。
林庸表示,冀州位置重要,也是大燕起家之處,絕不能有任何閃失,一定要全力支援北海王和周勝大將軍,穩(wěn)住形式。
戶部銀子不多,朝廷可以讓富戶捐納,賣官爵籌餉。
百官被林太傅唬了一跳。
富戶捐資納粟以得官銜的制度自古就有,但是后果多半很嚴重,會加劇吏治腐敗,不是個好事情。
林太傅解釋,為了防止弊端,朝廷可以只給虛名,不給實權。
長安富戶成群,多為沒有地位的商人,飽受歧視,內(nèi)心十分渴望得到尊重,若知道能出資買官,就算是只有只有虛名,他們也會趨之若鶩。
如此一來,既能迅速解開冀州之難,又能讓富戶歸心,提升大燕凝聚力,朝廷只是付出了一些虛銜而已,沒什么大不了的。
皇上思考了半晌,點頭同意,讓林庸全權處理,一定要在最快的時間內(nèi)湊齊銀兩糧草支援冀州。
接下來是暴民問題。
太尉盧士清表示暴民沖擊官衙,已和造反無異,應當斬盡殺絕,以示天威,盧士清為人向來強硬,有此提議并不奇怪。
此言一出,獲得各方強硬分子的支持,多以皇室王爺為主。
瑯邪公韓廣卻表示,處理暴民問題手段不宜過激,否則引起更大的矛盾,并提議可以派出欽差,去各地安撫百姓。
韓廣話語剛落下,御史大夫唐之風就出言附議,表示大力支持,隨后禁衛(wèi)統(tǒng)領李令武、禮部侍郎鄭恒,雍州刺史薛尚林等大佬也紛紛支持韓廣。
薛尚林作為雍州刺史,此前奉命以武力鎮(zhèn)壓暴民,事情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更加嚴重,所以他認為韓廣所言有理。
如此一來,暴民問題的處理意見出現(xiàn)了分歧,以盧士清為首的強硬派與以唐之風為首的懷柔派發(fā)生沖突,雙方各執(zhí)一詞,辯論激烈。
唐之風和盧士清都是內(nèi)閣重臣,平素就不怎么融洽,相看兩厭。
唐之風認為盧士清仗著自己是皇叔,蠻橫跋扈,做事太過直接暴力,咄咄逼人,不留余地,根本沒有朝廷重臣的風范和胸襟。
而盧士清則認為唐之風太過迂腐,做事過于講究原則,拖泥帶水,往往延誤良機。
場面混亂。
皇上被吵得頭疼,忙叫太傅林庸發(fā)表看法。
林庸先是表示太尉和唐大人的做法都有道理,對于亂民問題可以先行安撫,能安撫下去最好,朝廷可以既往不咎,如果沒什么用,就用武力鎮(zhèn)壓。
提議中規(guī)中矩,算是給了唐之風一個面子,也給了盧士清一個臺階。
最關鍵的是皇上表示滿意,大贊林太傅識大體,乃國之棟梁。
林庸又一次展示了他的影響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