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盧元恪已經上書了,表示揚州和徐州均已沒戲,趁早撤退或許還能保下一批精銳,若是死戰到底,只有全軍盡沒一途。 望陛下明示。 若是要戰,元恪自當竭盡全力,哪怕是客死他鄉也會盡量消耗湯賊。 若死要退,元恪會全力保住精銳,分批逐步撤回豫州洛陽。言下之意很明顯,徹底放棄揚州、徐州,死保雍州大本營,據豫州洛陽看戲,徐徐圖之。 其實很久之前,就有人提出這種建議,可惜沒有通過。 還是面子上過不去。 堂堂大燕朝,竟然要淪落到死保大本營的地步,地盤甚至還不如湯飛虎、蘇寒等反賊? “那眾卿有什么看法?”皇帝的神情很落寞。 沒人說話。 又到了點名的環節。 皇帝沒有如往常般首先點林庸的名字,而是點了李令武。 “陛下!” 李令武暗中呼出一口氣,恭敬道:“北海王、齊王、周將軍三人的忠心和本事都是眾所周知的,也不是貪生怕死之人,可見揚州和徐州的局勢應該真的很糟糕,暫時是無法挽回了。 微臣竊以為,能保一點是一點。朝廷大軍退卻雖有無奈,但何嘗不是一種迂回之策呢。湯賊自視甚高,野心極大,絕不可能坐視旁人與他平起平坐,狗咬狗只是遲早的事情。” “嗯!” 皇帝微微點頭,又看向盧士清,問道:“太尉?” 盧士清作為頂級好戰分子,此時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得附和道:“陛下,李統領所言有理,微臣附言。” 皇帝又問:“那依李統領的意思,荊州是否也需調整?” 李令武輕咳一聲,道:“陛下,荊州的局勢微臣雖有持續關注,也有著自己的想法,但是細節之處遠不如兵部和戶部觀察的細致,張尚書和莫尚書應該都有一些想法,不如都聽一聽,集思廣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