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八年后,小小的院子處處都是他們生活過的痕跡,當初種下的棗樹已經不知道結了多少茬棗子。 他們花了整整兩天收拾東西,這還是在鄒彥十分果斷迅速的情況下。 院子里的菜和幾只雞他們帶不走,于是宋妍都交給王慧芬。 王慧芬道:“菜地我就接手了,多謝你。那幾只雞我可不要,你們燉湯補補唄。這段時間你起早摸黑又耗體力又耗腦力的,瘦了好多,我看了都心疼,你得多補補。” “沒兩天我們就要走了,總不能天天吃雞,吃不完的。這幾只雞下蛋正勤快呢,嫂子你留著。” “你家人多,除了你和小魚個個都會吃,一餐燉兩只雞不在話下。再說了,養雞還有限制呢,多了不讓養的,你忘啦?” “我還真忘了,最近什么都顧不上。”宋妍笑道,“那我留三只給嫂子,雖說超了上限,嫂子放在這院里養兩天殺了吃就行。那只麻的最會下蛋,嫂子把它留下。” 王慧芬抵不過她的熱情,只得收下。 第二天中午鄒彥就做了一大盤紅燒雞、一盤酸辣雞雜,外加一瓦罐雞湯。果真如王慧芬說的那樣,一家人吃下來沒剩多少。 鄒彥不用說,一向胃口好;小田正是能吃的年紀,放任他吃他不知道能吃多少,還得宋妍管著免得他吃傷;小葡萄從出生就比姐姐會吃,不比小田的飯量少多少。 臨行前他們回到樹灣隊和一大家子告別。 宋盧根蒼老了許多,身體還算硬朗。宋志強和李桂紅如今沒什么可愁的,家里生活越來越好,歲月并沒有在兩個人身上留下什么痕跡。尤其李桂紅,她年輕時有些顯老,人到中年反而比同齡人看起來要年輕許多。 哥哥嫂嫂們沒什么變化,小孩子滿屋跑。小金鳳繼承了宋家人身高腿長的基因,才十二歲都快趕上宋妍的身高了。宋妍每次回家都會震驚一次,這孩子長得可真快。 值得一提的是,宋良最終還是報考了省城的大學。全家都很支持他,為他創造最好的學習條件。 宋妍現在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像牛皮糖一樣纏著李桂紅的小姑娘,她低落地說:“娘,等搬去首都回來就沒之前那么方便了。” 李桂紅寬慰道:“不方便來回可以多寫信,娘知道你過得好就行,旁的不重要。”看似豁達的她在女兒一家離開之后坐在門檻上沉默了許久。 宋妍故技重施,往李桂紅的枕頭底下藏了好些錢和糧票。一旦離得遠家里什么事她都很難顧上,多留點東西她心里踏實些。 就這樣,宋妍和鄒彥帶著三個孩子回到首都。 調回首都最高興的是他們兩個人,第二高興的就是方立華。 她盼這一天盼了好多年,不僅早早把家里收拾好,甚至還把買給兒子兒媳婦的房子也打理了一番,這樣不管他們想住家里還是自己出去住都行。 接到宋妍一家之后,方立華特別開心,整個人喜氣洋洋。因為她知道,這次不會像以前那樣短暫團聚幾天又分開。 她拉著宋妍說:“阿妍,我和你爹給你倆買了房,離這兒不遠,到時候你們想住哪兒就住哪兒。” “買房???”宋妍腦子暈乎乎的。 “是呀。你們剛結婚那會兒我就想置辦了,年輕人都不愛跟老人住嘛。不過老鄒攔住我,說過幾年再買,那時候買了要是房子沾上點什么事兒不說錢打水漂,人都要跟著倒霉。這不我就一直等著機會,去年那個小院兒的主人急著出手,房子好得很,價格又實惠,我就趕忙接手了。” 宋妍豎起大拇指:“媽你可真有眼光,房子是硬通貨。” “那可不,你們爹還嫌我多事呢,說家里這么多房間多少人都住得下。我就告訴他,我提前準備好,你們愛住哪兒住哪兒,一個地方住一個月輪流來都行。” “那我們拖家帶口住在家里媽不會嫌棄我們吧?” “這話說得,我巴不得你們都和我住,我就愛熱鬧。” 鄒彥終于找到插話的時機:“不好說,到時候看阿妍學校的要求,可以的話我們盡量申請走讀,離學校近一些更好。” 方立華道:“你們把小魚和小葡萄放這兒,專心學業就行。” 說到大學宋妍正色道:“聽我娘說,當年是因為媽你們和我阿爺講過念書多重要,阿爺才堅持送我們兄妹三個上學的。這事兒得謝謝媽。” “要不說都是緣分呢。都是你們家人心善救了我們,這才有機會訂娃娃親,我才能有你這個好閨女。當初我不過說幾句話罷了,值當什么。”方立華說,“走,我們去收拾房間,開學前你就安心住家里,其他的之后再說。” 結果宋妍既沒有住校也沒有住在大院,更沒有住進方立華給他們買的房子里。 鄒彥的職級可以分到一處房子,他一直沒選地方。首都大學的通知書一下來,他立刻挑了離學校最近的一處小樓,步行都要不了一刻鐘。 他攬著宋妍的腰參觀新房子,從方方面面找理由說服她住在這里。他摸摸盤算,父母家每周末回去就好,三個孩子都長大了,讓他們陪著。他很懷念剛結婚那會兒的場景。 宋妍不知道他的小算盤,只是覺得這里離學校近,三個住處這里最方便,欣然同意。 嶄新的生活就此開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