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367 魚山-《我是勤行第一人》


    第(2/3)頁

    凌鎮(zhèn)風猶豫了片刻,終于還是忍不住提醒周棟。

    煎、炒、烹、炸、燜、燒和生吃魚膾中,烤魚算在‘燒’法中,

    與煎、炒、烹、炸、燜等做法不同的是,‘燒’是人類發(fā)展史上最原始的烹飪方法,原始人沒有鍋鼎,談不上烹炒,卻可以生起一堆堆火來燒烤食物。

    古老的可能是最好的,例如在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宋、明、清幾朝,很多著名菜色早已被湮滅在歷史長河中,需要后代廚師精心研究、花大力氣去還原。

    可古老的也未必都是最好的,烤這種簡單粗暴的烹飪方法雖說也有一定的技巧,技術(shù)含量還是遠遠無法與其它幾種相比。

    周棟既然看破自己領(lǐng)悟了‘百魚之性’,難道還要托大以烤魚對戰(zhàn)麼?

    凌鎮(zhèn)風有種開著21世紀的主戰(zhàn)坦克去屠殺中世紀騎兵的感覺。

    而且對方明明知道自己開的是主戰(zhàn)坦克,卻還要騎馬來戰(zhàn),這又何嘗不是對自己的一種輕視甚至是侮辱?

    這兩種感覺都讓他感到很不舒服。

    周棟笑道:“更換比賽的菜色就不用了。

    凌師傅還是早點休息吧,這阿姐湖中的楚都草魚性子可野,不是那么好釣上來的,明天恐怕要耗費些力氣。

    我這個‘聽濤小筑’的下方已經(jīng)建好了客房,都是用的環(huán)保材料,保證沒有甲醛污染,各位今晚可以到那里去住。

    老懷、嚴一,你們兩個還是住在小筑里?”

    “嗯嗯,我還住這里,不去下面!”

    懷良人連連點頭道:“下面的風景不如這里,早上可以看到瀑布上的彩虹!”

    嚴一也跟著點頭:“正想和周主廚秉燭夜談呢,我也不走。”

    “那行吧......”

    這樣安排下來,懷良人嚴一基本算是常住客,倉燕山和凌鎮(zhèn)風是新客,都要留宿在周家別院,也沒必要跟他們過多客氣;百味生卻不同,他在鳳棲村租住了民居,算是鄰居來訪,周棟還是要送送他的。

    兩個人一前一后走出了周家別院的范圍,百味生望著周棟笑道:“行了,周主廚就送到這里吧,有時間去我那坐坐,也讓我略盡地主之誼?!?

    周棟笑笑:“有時間會去的?!?

    “嗯,還有件事想問周主廚,‘百魚之性’這樣的話,你是聽誰說的?”

    周棟被他問的微微一愣:“怎么了,這句話很重要么?”

    “呵呵,周主廚該不會是明知故問吧?”

    百味生呵呵笑道:“古來好食且資財堪食者,可啖上、中、下八珍,到今天這其中很多珍品已經(jīng)不為法律所容,就算是法律還允許食用的,普通老百姓也是吃不起。

    所以普通人能夠經(jīng)常吃到的無非是四土珍,一說是雞鴨魚肉、一說是雞魚肉蛋,這兩者中,恰好都有一個是魚,可見‘魚生’則為民生也......”

    周棟一聽就笑了,這位‘百先生’的性格他也漸漸了解,平時不拽文,一旦開拽,那就是要轉(zhuǎn)著圈兒的說話了,你說你累不累?

    “魚類烹飪歷史悠久,淡水魚料理更是我華夏所獨有,所以才說能解百魚之性者,可為當代大廚!

    周主廚雖然天才橫溢,卻畢竟年輕,我不信這是你自己悟出來的,而對你說出這段話的人,恐怕最少都是勤行宗師的位份。

    他究竟是誰?”

    “這個百先生一定是魔障了,何爺爺就是個病人,或許曾經(jīng)是個很會吃的人,得病后變得更加極端挑剔也是有的,怎么可能是勤行宗師?”

    周棟搖頭笑道:“您恐怕是弄錯了,這個人絕對不是什么勤行宗師,他就是一個病人,

    只是犯病后胡亂說的,估計也不知道是從哪里聽來的。”

    “病人信口胡說麼?這種事倒是有的,就是可惜了......”

    百味生連連搖頭。

    ***

    清晨的阿姐谷是在踩曲姑娘們動人的歌聲中醒來的,她們的歌聲或者沒有成名歌星那般的纏綿百變,卻足夠質(zhì)樸真實,周棟一直認為這就是最美的歌聲。

    這兩天住在這里,周棟感覺神清氣爽,似乎就連對廚道的感悟都加深了許多,這讓他開始有信心嘗試拋開造化后廚的幫助,僅憑自己現(xiàn)有的基礎(chǔ)技能來應(yīng)對凌鎮(zhèn)風的挑戰(zhàn)。

    烤者燒也,‘烤’這項功夫其實是包含在火功中,而系統(tǒng)基礎(chǔ)技能中火功的等級是直接對應(yīng)炒功的,已經(jīng)擁有完美級炒功和火功的周棟絕對有信心將自己對烤魚的理解直接應(yīng)用在‘實戰(zhàn)’中,雖然這有一點點冒險。

    垂釣,是一名優(yōu)秀廚師必備的技能之一,古時的那些‘路廚’更是其道高手,在長途跋涉的時候,逢山吃山、遇水吃水,這吃水自然就是吃的魚。

    現(xiàn)代廚師已經(jīng)不需要自己去垂釣獲取食材、未必個個都是釣魚高手,可號稱‘五湖魚王’的凌鎮(zhèn)風顯然不是。

    兩人用的就是老鄉(xiāng)家借來的魚桿,魚餌則是就地挖取的紅蚯蚓,凌鎮(zhèn)風也不用下什么魚窩子,扛著魚桿繞湖走了半圈,邊走邊觀察今天的風向、日·照、水色,最后在一棵大柳樹下甩出桿子去,靜靜等待了一個多小時,卻不見一條魚上鉤......

    “呵呵,這么難釣的魚,一定會更加美味。”

    凌鎮(zhèn)風微微一笑。

    說到釣魚的功夫,淮河上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漁家也未必及得上他,尋常江湖里的魚哪里會用到這么長的時間?這說明阿姐湖的魚更為聰明矯健,這種魚才是無上的美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