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四、結局(上)-《斗春歸》
第(3/3)頁
“罷了,也是他咎由自取,”想想梁元慎的所作所為,至德帝嘆息一聲,自古到今一把龍椅要陪上多少人命,經歷過的至德帝心中有數,他根本無法去指責梁元忻的作法,若是換上自己,只怕還會更狠,“你打算怎么辦?現在遼東大軍已經集結,難道要看著他們打進來么?”自己這個兒子心機手段一樣不缺,這次為了個梁元忻未免太不將這永安的天下放在眼里。
“沒有糧草三軍難行,”梁元忻淡淡一笑,“兒臣希望良郡王能夠自己回京~”藩王就藩后非詔不得離開藩地,梁元忻就是要等梁元慎領兵出了遼東,“王建功和李四平,會看好他的~”
梁元慎真是太過天真,真以為什么異姓王便能將這些悍將收服了?那些人可是跟羅遠鵬幾經生死的袍澤,并不真是毫無見識的粗人,那個王建功別看長的五大三粗,可王家在河南可是世代書香的大族,王建功也是飽讀詩書之人,只是長的高大有孔武有力,便投筆從戎做了一員儒將,也是羅遠鵬身邊的智囊,這樣的人是梁元慎能輕易買動的?
梁元慎卻根本不知道這些,他親率的遼東軍南上的異常順利,因為路經的州縣在遼東境內,沿途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大軍過處皆是要糧給糧要人給人,出了遼東梁元慎便命令全軍上下打起精神,如無意外迎接他們的將是一場惡戰了。
“王爺,前面就是昌黎關了,進了關,咱們就算是打進中原了,”王建功拿馬鞭一指十幾里外巍峨的關隘大聲道,“不如咱們先埋鍋造飯,待休息之后,明日攻城?”
“這昌黎關的守備是誰?你們誰認識他?咱們的檄文可曾散到這里?”一身鎧甲的梁元慎英姿颯爽的坐在馬上,凝眉看著城門上的大字,這一路順風順水,對明日的大戰,他既期待又有些恐懼,“李帥,你怎么看?”
“這昌黎關的守備姓胡名丹,也是遼東軍出去的,跟末將倒是有些交情,”李四平一抱拳道,“不如讓末將先去叩關勸降,若是胡守備肯棄暗投明,也是昌黎百姓的福氣!”
“李帥言之有理,那就辛苦李帥走一趟了,向胡守備申明我軍進京的初衷和梁元忻的所作所為,若是咱們再不快些,只怕父皇就~”梁元慎一臉悲苦的抹了抹干澀的眼角,這昌黎是自己入中原的第一步,若是胡守備肯降,必然會大漲遼東軍的士氣,也能讓天下看看人心所向,以后的仗就好打了,同樣也能讓梁元忻看看他梁元慎的手腕和能力!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