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奪宮之亂-《雙姝》
第(2/3)頁
這樣的情況很難說是不是傅家的遺傳,也不知道當年對女人下刀的傅忌和如今利用女人下刀的傅森相比,到底是哪個更不要-臉一點。
總之,豫王的大旗終于名正言順地入了宮廷,平陽翁主也終于結束了她長達四年的軟禁生涯,傅森對有功之臣都是大方的,從龍之功應當加以重賞,有功之臣大授封戶,前朝余孽都應當剿滅,斷沒有留下活口的道理。
幸虧成國公一家早就被公孫嘉奧收拾的干干凈凈,不然這會兒落在傅森手上,下場一定都只有更慘,沒有最慘。
靖國迎來中興,可前車之鑒仍是歷歷在目,傅森就是知道,所以才更是謹慎,不光任用了毫無根基的鄧藻良為宰輔,且在追謚忠勇公一門時更是破天荒地強硬,甚至倒霉催的封了呂兆年一個還不夠,他恨不得把全天下最好的頭銜全都一口氣地丟給呂家,立威的同時也立住了自己寬仁大度的表象。
其中就包括他要立前朝瑞貴妃為后的旨意。
這倒不是做戲,他的確是真心的。
大凡男人,總有那么一兩件可遇不可得的東西,比如他還在監國的那段日子里,那個姑娘給他繡過的荷包,給他遞來的眼神。
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想盡辦法地要填補這個遺憾。
呂嫦云生平沒怎么算計過人,可在最后關頭卻是機關算盡,看透了,也最后算計了傅森一把,她故意將環佩藏在身上,用自己的死來加深在傅森心中的那抹倩影,所以賀緹騎兩個妹子完蛋了,生兒育女,紅袖添香誰都會,可在人心上戳印子的本事她們一個都沒有,于是注定了這輩子都爭不過一個死去的女人,順便還有這個女人的姐姐。
或許是愛屋及烏,或許是出于彌補的心理,靖宮一向遵循禮法,像傅森這樣敞開胸懷接收兄弟的女人,還順便給個后位的算是開天辟地第一件,就是當年昭圣皇太后和高祖有過點什么,也只是宮內秘聞不足為道,
反對的人有,但是不多,除了賀緹騎上躥下跳不服氣以外誰也沒敢多說幾句屁話。也是的,局勢初定,傅森的名望空前,呂氏一門的履歷一拉出來也是足夠離奇,他說什么就是什么吧,總比當年的傅忌要好,如今人人都在修身養息,也再沒心力去迎接下一場叛亂了。
不日豫王的就要稱帝,身份轉變了,自然就不像當初做王爺那樣好說話,再者這幾年呂家軍同呂家幾乎一樣的死傷慘重,男人是頂梁柱,女人可能就是錦上添花的點綴,可現在呂兆年的墳頭草說不定都得兩丈高了,跟一個死人還計較什么,又不是搶他們官爵吃他們家大米了,臉面都是做給活人看的,忠勇公就忠勇公吧,反正呂家沒有可以繼承的人,完全不怕將來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甚至呂家還有污點,呂家的二小姐差一點就成了北地人的皇后,這是一重把柄,但是可以先藏著不用。
解決完了后續問題,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把公孫氏趕盡殺絕,見局勢不對一個個都跑的那么快,馬背上的搶來的江山,果然還是要騎著馬被打回去,跑走的人不少,基本都是有身份的皇親國戚,皇子公主,如公孫劌鄔太后之流,以及重傷昏迷,差點一口氣厥過去的公孫刖和萬松雪這一對母子。
至于其他人,大約也難逃李昭榮袁貴人的下場吧。
人跑了傅森當然不開心,但窮寇莫追的道理他還是明白的,狗急了都要跳墻,人逼急了就要玩命,公孫嘉奧死了,公孫劌正好順勢而上,所以他大方地放他們回去,連帶著公孫刖差點都被砍死了,他也命人停了手,任由他帶著人逃了出去。
可是命運就是很奇怪,往往都不報什么希望了,卻反倒會有意外收獲。
誰都跑了,就常清沒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