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施舍之恩-《莫言,天下》
第(1/3)頁
建安五年,持續一年之余的官渡之戰,終有了結果,曹操以少敵多,戰勝了袁紹。不但增強了曹操的實力,更為日后徹底擊潰袁紹,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北方僅有曹操和袁紹勢力較大,此后就無人能與曹操抗衡。除了大獲全勝,曹操更得張郃、高覽等降將。
現在是建安六年的四月,曹操、袁紹兩軍再遇倉亭,首次會戰不分勝負。曹操與諸將商議破陣之策,程昱獻十面埋伏之計,勸其退軍于河上,伏兵十隊,誘袁軍追至河上,曹操接受了他的計謀。軍分十隊,由十員主力大將率領,再于次日,十隊先進,埋伏左右,預備次第截殺。中軍許褚為先鋒,至半夜,曹操令許褚引兵前進,偽作劫寨之勢。袁紹果真中計引軍趕來,天明趕至河上。其中曹丕、曹真帶領十隊之一,欲與軍隊匯合,大戰一場。
荒無人煙的蜿蜒山路,正有兩行軍隊浩浩湯湯而來,沙塵滾滾間,清楚地看見高舉的“曹”字旗幟,軍隊為首的則是曹丕、曹真。戎裝甲胄,身騎黑馬的曹丕,不停地用幽深的眼眸打量著四周的一切,以防遇到敵軍突襲。經過了這些年的沙場磨煉,他更為謹慎、敏捷。同樣的,他已然褪去了少年的俊秀,徹底成為了一個英姿勃發、沉穩寡言的男子。
“子桓,放輕松。我相信這里不會有伏兵的。那袁紹……哼!現在就好比……什么來著。”曹真皺了皺眉,撓了撓頭。
“甕中之鱉。都說了讓你讀讀書,你就不聽。話到嘴邊又說不出來了吧?還有,不論我們處于何等形勢,謹慎一些不會有錯的。”曹丕心中真是既好笑又無奈。
“誰說我沒讀書的?這兵法我都看了好幾遍了,就是那些詩詞歌賦,我真的一點都不會!什么關關鳩鳩,在河洲洲,窈窕女女,君子要求……”曹真的詩句引得周圍的兵卒紛紛偷笑,曹真怒道:“笑什么笑!”
“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詩經》的《關雎》①,虧你還是個娶妻的人,連這個都不會念。”曹丕搖首嘆氣。
“娶妻跟詩詞有什么關系?我不覺得會有什么問題。說到娶妻……子桓,你早該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齡了,原先在許都的時候,卞夫人替你看了好幾家身世清白的姑娘,其中不乏貌美溫柔的,你怎么就沒有滿意的呢?究竟什么樣的女子才能入你子桓的眼呢?”
“子丹,我們是來打仗的。”曹丕神色嚴肅,言語多了幾分慍怒。曹真自幼習武,性格耿直,他自然察覺不出曹丕這是在轉移話題,更不知曹丕內心深處的掙扎與矛盾。曹丕想過遂了卞夫人的愿,娶個女子入丞相府。即便他痛恨卞夫人,可在眾人眼里卞夫人就是他的“生母”,他不能讓她失了顏面,否則會落下個“不孝”的名聲。當看到那些姑娘的畫像,他心里想的還是一個不可能的人,所以他婉言謝絕了卞夫人,戰事未定,他不能娶妻生子。是的,曹丕在逃避,打算借戰事讓自己早些忘記那個人。
“這我當然知道,只是我看你太緊張了,聊些輕松的事來緩解壓力。子桓,你若太緊張的話,也很有可能做出錯誤判斷。”曹真拉緊手中的韁繩,身下坐騎離曹丕又近了一些,曹真小聲在曹丕耳邊說道:“軍中傳言,袁紹有一位傾國傾城的兒媳,自幼讀書習字,與子桓倒也相配,不過可惜啊。聽說丞相對她……若攻入鄴城,那她……”
“曹子丹,你既已說是傳言,流言蜚語哪里可以當真?我勸你少說話,留點力氣去戰場吧。”曹丕對這些流言蜚語向來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顧,所以他根本不會在意曹真所說的這些。
“你不愛聽,那我不說就是了。這次多虧了程先生②獻上‘十面埋伏’之計,我們才能引袁紹出動,現在只欠大戰一場,好好挫他銳氣,讓他們有去無回!”曹真信心滿滿,充滿了廝殺戰場的沖勁。
“是嗎?我怎么記得有個人一開始是反對的,要不是我再三阻攔,那人早就毀了先生的計策。子丹,我們即便是武藝高強,有足夠的兵馬。若無高深遠慮的計謀,是根本沒有辦法能贏得勝利。我知你滿腔熱血,定要奮勇一戰,可是你不要忘記了父親為何要廣招天下的賢能之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