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 哪來的底氣-《喜上眉頭》
第(2/3)頁
“常聽劉大人他們稱贊太子殿下不僅天賦異稟,更難能可貴的是禮賢下士,性情溫厚——”張秋池語氣中含著敬重與欽佩:“到底并非是什么出格的請求,想來若有王公子出面,這條路定能行得通。”
張老太太點(diǎn)了頭,遂看向張巒,道:“既如此,你不如這便去一趟王家,將此事同王大人說明。”
“是,母親。”
“叫芩娘同你一起去,若王大人不在家中,同王太太講也是一樣的。”
張巒應(yīng)下來。
張老太太便吩咐了貼身丫鬟去備禮。
兩家關(guān)系即便是好得沒話說,求人辦事卻也要講禮節(jié),表謝意,如此才是長久之道。
張巒夫妻二人到了王家,宋氏便被請去了王太太院中說話。
張巒卻在花廳中等了許久,方才將王華等來。
“讓賢弟久等了……”
“無妨。”張巒笑著問道:“今日既是休沐,莫非手中還有緊急的公務(wù)?”
王華無奈嘆了口氣。
“若是公務(wù),還好應(yīng)對些……”
張巒面露困惑之色。
王華坐了下來,邊問道:“說起來,我倒想同你討教討教,蓁蓁幼時那般淘氣,不知你同弟妹究竟是如何應(yīng)對的?”
張巒聽到此處,方才了然。
王大人家的小女兒,如今剛滿兩周歲,卻已是無比淘神。
此時細(xì)觀,張巒才瞧見好友臉頰上染著未洗凈的殷紅,似是胭脂。
但說起自家閨女這般大小時的事情,張巒臉上不禁浮現(xiàn)了愧疚之色:“說來慚愧,蓁蓁這般大時,多是乳母在照料……”
故而他如今待孩子,總想多補(bǔ)償些。
可補(bǔ)償?shù)脑俣啵矎浹a(bǔ)不了內(nèi)心的虧欠。
因此,夜晚夜深人靜時,他想到女兒的懂事體貼,總是無比動容。常常忍不住就紅了眼睛,背對著妻子流淚。
“說來,蓁蓁幼時之所以脾性不好,皆是我與她母親的過錯所致。但這孩子,本性是極體貼心軟的。”張巒說著說著,就開始夸了起來:“若說淘氣,那也是逗人開懷的淘氣。”
王華無奈看著好友。
本想尋求經(jīng)驗(yàn)與安慰,可現(xiàn)在心里好酸怎么辦?
“如今,我倒盼著蓁蓁能淘氣些。”張巒嘆氣道。
王華搖了搖頭,覺得一句都不能再多聊了,于是岔開話題問道:“話說回來,今日賢弟登門,可是有事?”
張巒便將事情的經(jīng)過說了一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