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 糊涂了-《喜上眉頭》
第(2/3)頁
劉福提了步,也往外走去,負手笑著道:“我笑這世上之事,果然都是有因果的。”
……
張眉壽打著燈籠,跟在祝又樘身側(cè),一路回了東宮而去。
二人一前一后剛踏入殿內(nèi),阿秋便帶著一應(yīng)太監(jiān)宮女退了出去。
祝又樘沒急著去為問什么,而是親自遞了一盞熱茶到張眉壽手中。
“暖一暖身子。”
張眉壽坐在椅中,懷中里抱著一只阿秋備好的湯婆子,此時騰出一只手來接過茶盞,低頭吃了兩口。
而后,抬起頭道:“殿下,孫氏應(yīng)當(dāng)沒有中蠱。”
因之前他們疑心孫氏與繼曉有關(guān),故而猜測過孫氏是為蠱毒所控制——為防種下的是子母蠱,會隨時危及孫氏性命,才讓明太醫(yī)一早便替孫氏查驗過。
明太醫(yī)沒能查驗出什么。
但出于謹慎,張眉壽今日又提議親自去看一看。
然而答案還是相同的。
“若真與國師有關(guān),那想必是有著旁的羈絆了。”祝又樘講道,眼中含著思索之色。
孫氏當(dāng)年是參加選秀進的宮,在入京之前,一直生活在湖廣之地。
他倒當(dāng)真想過孫氏與繼曉是舊識,故而今日才會出言試探孫氏的反應(yīng)——
可他派去查實此事的人,至今也沒得到什么線索。
到底孫氏未入宮前,家中父親雖是書香門第出身,卻不過是一名小小縣令,且孫氏家中姐妹共有五六人,時隔久遠,若想得知她與繼曉私下有無往來,委實不易。
而至于孫氏是否因家人而受到了什么脅迫,不得已而為之,他暗下也曾細細查證過,這個猜測基本可以打消。
“會不會是為情?”張眉壽突然道。
她眼瞧著祝又樘似乎橫豎沒有往這上頭猜——
若談羈絆,為情也是有可能的。
“若往大膽了猜,煒兒生父的身份既是那般難以追查,未必沒有可能是孫氏與繼曉的孩子。”張眉壽正色說道。
卻見面前俊逸非常的少年臉龐上頓時寫滿了茫然。
煒兒怎么可能會是孫氏和繼曉的孩子?
這猜測,確是夠大膽——小皇后倒也沒有謙虛。
見他發(fā)怔,張眉壽也跟著怔了一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