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接著楚瀾問魏瑾亦身后的群臣:“這份詔書是睿王從外面帶回來的,我大業立國至今可有皇上將繼位詔書交給皇子帶走的先例?如此的詔書又如何能當真?即便為真,如此不合規矩,也是無用之物。” 楚瀾的話動搖了眾人,確實這從宮外帶回來的繼位詔書真假難辨,確實不能輕易相信。 但依舊有一些臣子表明自己的立場,愿意支持有大行皇帝詔書在手名正言順的魏瑾亦。 這其中就包括了與魏若相熟的徐豐元和趙洵。 他二人如今在朝中的官職雖不高,但面對眼前難測的場景,卻是立場最為堅定的。 就當眾人被楚瀾的話所動搖之時,魏瑾亦再次開口:“那這座乾清宮的匾額后面放著的詔書是否可信呢?” 伴隨著魏瑾亦的開口,眾人紛紛抬頭,看向上方的“正大光明”匾額。 楚瀾的神色僵硬了,眼神肉眼可見的冷了下來。 魏瑾亦道:“大行皇帝的遺詔一共兩份,還有一份就放在這匾額后面,現在就可派人取下來,與我手上這份所述內容是一致的。” 只要將詔書當眾取下當眾宣讀,楚瀾就無話可說了。 陸老太爺隨即道:“景王殿下,現在可否允臣等取下匾額?” 楚瀾沒有回答低低的笑聲從他口中傳出,“終究還是算漏了。” 陸老太爺看著楚瀾皺起了眉頭:“景王殿下?” 楚瀾收了笑,看向魏瑾亦的眼神陰冷中透著譏諷:“九弟,朕不得不承認,是朕低估你了,也低估了父皇對你的寵愛。” 接著望向殿內群臣:“即便詔書為真,朕也已繼位半月,眾愛卿當真覺得為了這份突然冒出來的詔書,將朝堂交給從未參與過朝政的睿王的手上?” 群臣一時間沒了聲音,神情并不一致,似有支持楚瀾的也有支持魏瑾亦的。 但眼下他們之中的大多數還是選擇靜觀其變,不敢隨意開口表明立場。 他們的沉默表明即便有遺詔在手,魏瑾亦也無法獲得大多數朝臣的支持。 只有像陸老將軍、徐豐元、趙洵這樣的人,立場堅定地表明自己用戶睿王為正統皇位繼承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