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不提武曇還好,這么一說—— 蕭昀心里登時升騰起一股邪火來,咬牙切齒道:“朕說了,此事由朕一人裁決。你有人證物證便呈上來,沒有的話……你自己犯了什么罪自己心里清楚,也不需朕再多言處置了。” 這個人安的什么心?他蕭昀不蠢。 他是心里一直對武曇的事無法釋懷也無法完全的甘心,可是—— 他想要她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彌補她,而不是為了傷害她。 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武曇腹中的這個孩子懷得很是艱難,周暢源一再慫恿他拿這事兒去刺激她,安的什么心簡直昭然若揭。 周暢源是真沒想到他會在這時候變臉,事情再次超出預料之后他又是狠狠一愣。 這不對勁! 這個蕭昀到底怎么回事?他明明是應該和蕭樾勢不兩立處置后快并且趁火打劫不擇手段的…… 這一刻周暢源才又突然意識到—— 他居然是對這個小皇帝的性情并沒有拿捏住,以至于計劃連續(xù)出現(xiàn)差錯。 但眼見著蕭昀已經(jīng)是要翻臉了,他也不得不抓住這最后一擊的機會,深吸一口氣,打起精神來從袖中掏出厚厚的一打紙張來呈上:“事情的經(jīng)過始末,此上皆有陳述,請陛下過目。” 小尤子上前接走東西大致的檢查了下,邢磊也跟著過目,確定東西沒有什么不干凈的,這才轉呈給了蕭昀。 蕭昀將紙張拿在手里翻動時,周暢源就也同時開口陳述:“與周氏太后有奸情的男子姓魏,名魏瞻,原是最民祖母周寧氏的胞姐遺孤。早在五十六年前,祖母的長姐重病去世,祖母可憐自己的外甥魏瞻無處安身便將其接進京城,養(yǎng)在了定國公府,并且疏通關系,讓他進了太學讀書,準備考取功名。魏瞻在國公府十年,他與周是太后沒差幾歲,兩人青梅竹馬漸生情愫……” 話到這里,公堂外面的百姓中間就已經(jīng)一片嘩然。 本來大家閑著沒事就愛街頭巷尾的議論東家長李家短,現(xiàn)在這么一樁事關皇室的秘聞,還是驚天丑聞就這么暴出來,幾乎是全民沸騰,大家全都興奮了。 蕭昀這時候心里其實也并不是不無忐忑的,他雖然相信周太后的為人不會做出這種破格的事,甚至于哪怕是她真的做了什么,以她的手腕和心性也不可能留下真憑實據(jù)給人翻…… 但女子不貞,這個罪名幾乎是致命的。 他心里煩躁了一瞬,也不由的抬頭又朝公堂外面看過去。 這時候陶任之正好火急火燎的趕了來,擠出人群,鉆進公堂里。 蕭昀看見他,心里才又有了幾分安定。 陶任之途中忍不住的看了周暢源兩眼,也驚訝于周暢源如今的這副模樣,不過卻顧不上管,徑直走到蕭昀身邊,用手遮唇悄然在他耳畔把周太后的話轉述了。 周暢源看不見他嘴型,自然就猜不到他究竟說了什么。 蕭昀聽了周太后轉述他的話,心里這才算是又有了點兒底,不過面上卻也是不動聲色,沒給周暢源看出任何的苗頭來,只是不悅的沖著外面說了句:“外面的人不準喧嘩,再有喧嘩吵鬧著就全部趕出去。” 這事情他當然也不想晾在大庭廣眾之下,但是捂著處理反而惹人猜疑,這時候也真的是硬著頭皮在扛了。 百姓們自然是要當面掌握這第一手的消息的,哪個也不愿意錯開熱鬧,要知道—— 熱鬧和丑聞坊間常有,當年是皇家的熱鬧和丑聞卻不常有的,錯過了這次,這輩子都沒機會趕上這樣的熱鬧了。 再加上天子施壓,一瞬間外面就全部安靜下來,只剩下一片黑壓壓的人頭。 蕭昀看的心煩,就移開視線,重新命令周暢源:“你繼續(xù)說你的。” “是?”周暢源拱了拱手,不管他心里怎么懷疑和打鼓,這時候他都沒有退路了,只能奮力一搏,于是就也摒棄雜念繼續(xù)往下說:“罪人的祖母原是十分看重自己的這個外甥的,本想看護他長大,等他考取了共鳴之后就為他張羅成家,安身立命,卻是萬萬沒想到此人居然勾引表妹,先花言巧語哄騙住了周氏太后。后來魏瞻十八歲那邊準備下場考試,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病癥耽誤了考期,錯過了春闈,此人于是起了走捷徑的拙劣心思,病好之后便拐帶了周氏太后一起私奔了。” 蕭昀哪里知道這一茬,聞言直接都先怔住了。 外面的百姓怕被趕出去,不敢尖叫議論,人群里卻是此起彼伏一片倒抽氣的聲音。 胡天明則是冷汗都下來了。 周暢源很滿意他造成的這個效果,繼續(xù)往下說:“兩人私奔之后罪人的祖母和祖父都大為光火,當時正好北邊在打仗,祖父便請命去押運糧草,不想?yún)s意外殉職,死在了那邊。周氏太后聞訊趕回家中奔喪,并且一再跟祖母保證她之前只是鬼迷心竅一時糊涂,當時又適逢宮中要為太子選妃,她不知道是因何起了心思,又說服祖母送她的八字小像進宮參選,并且居然真的被選中了,嫁入了東宮。罪人的外祖母一直不疑有他,也沒想過她會是陽奉陰違之人,而在初入宮闈的前面十來年,周氏太后也確實無甚舉動,直至二十九年前那魏瞻再次出現(xiàn)。當時周氏以為一朝國母,掌控后宮,便開始與魏瞻暗度陳倉,后來懷孕剩下的晟王蕭樾,便是兩人孽種!” 蕭昀哪怕一直在告誡自己他這是在編故事,這話聽來也是額角青筋直跳了,壓著火氣質問:“一切都是你口說無憑。” 他氣得是周暢源,但是在外人看來卻不是這樣的。 周暢源終于一改方才的挫敗,露出一個志在必得的冷笑來:“魏瞻此人,罪人已經(jīng)多方查訪替陛下尋得并且今日也帶來了,陛下可與他當面對質。至于他二人有私情的事,顧瞻早年在太學的同窗,周家當年的下人,乃至于周氏太后剩下蕭樾之后在行宮將養(yǎng)之后魏瞻還曾往行宮探望過她和孩子,行宮的老宮人也可為見證。”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