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章 晉級和巨變-《王朝教父》
第(2/3)頁
而且當莊飛看到這九只新的球隊的分布的時候也是嚇了一大跳,先作為現在全世界經濟的中心,在不久之前剛剛被爆料已經成為全世界經濟總量第一位的中國將會在北京。上海,廣州建立三個只新的nba球隊,而除了中國的三只球隊之外,在歐洲,同樣也擁有三只新的球隊,分別是在英國的倫敦,德國的慕尼黑,以及俄羅斯的莫斯科,除了中國和歐盟這兩大世界上最大的經濟主體之外,其他的三只nba球隊則是分別在亞洲的新加坡。澳大利亞的悉尼以及巴西的里約,可以說。這九個地方全部都是籃球基礎非常好,同樣也是經濟實力十分強悍的地方,特別是在報紙上說,在俄羅斯和中國三個城市設立的球隊名額之爭方面出現了讓整個nba都難以置信的局面。
要知道,以新的球隊進入nba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最起碼莊飛是知道,這是要交入場費的,沒有錢根本進不來,最起碼在莊飛的印象里,這次擴軍一只新的nba球隊的入場費最低是三億美金,在確定了三個城市之后,然后在每個城市同時競標,價高者得,當然,這些入場費并不是nba聯盟獨吞了,而是除了給球員工會以及教練工會的少部分分成之外,大部分的入場費都會被聯盟現有的三十只球隊平均分配,所以這也是大衛斯特恩能夠說服三十只球隊同意擴軍的原因,畢竟,九支球隊即便都是以最低三億美金為入場費,他們每只球隊都能夠差不多分到一億。
當然,對于現在nba的任何一支球隊市值都在8億以上,nba制定的三億入場費自然不會讓人覺得太高,特別是對于這九個世界級的大城市來說更是如此,中國的北上廣和歐洲的三個城市就不說了,即便是新加坡,悉尼和里約,哪一個不是比所謂的克利夫蘭,密爾沃基強?即便這些城市比不了洛杉磯和紐約,在市值上達不到紐約尼克斯和洛杉磯湖人這樣被炒作成即便五十億也不會賣的價值,但是最起碼比起快船要強那么一點吧,即便是快船,前不久有人出三十億,快船的老板斯特林眉頭都沒有皺就拒絕了,誰不知道現在nba的球隊是一顆金蛋,特別是2o16年新的轉播協議簽署之后更是如此。
所以當莊飛看到新聞上面說悉尼組建球隊的名額被澳洲的某位大亨以十二億美金拿下,里約的名額被十三億億拿下,新加坡的名額被十五億拿下,而慕尼黑和倫敦的名額被二十億拿下的時候都沒有任何的感覺,在莊飛看來,要不是這些國家有各自的某些問題,恐怕價格還會更高,比如悉尼價格低因為澳洲人口確實太少,商業價值有限,至于倫敦和慕尼黑則是因為國家有大量現金的土豪不多,這些歐洲主流國家的土豪大部分都是以不動產為主的資產,擁有大量現金的暴戶不多,而且這次競標這個城市的土豪還是組團的,至于新加坡,雖然富裕,雖然代表著東南亞大片的美國后花園國家,但是畢竟在東南亞除了新加坡富裕之外其他國家還是有待開。
因此,當莊飛看到廣州的名額被某個房地產集團伙同的合伙人們以二十五億美金拿下,上海的名額被某個商務網站公司以二十六億拿下,而北京的名額被一群不明身份的代理人以二十九億美金拿下的時候都依然還覺得有些低了。
雖然中國暴戶多,有錢人也多,但是大家還是太矜持了,就像北京拿下這次名額的那群人,都不敢公布自己的身份,前面都是一群代理人,莊飛相信。如果中國現在變成金錢和所謂zi由至上的國家的話。那么這群人恐怕每一個都能夠拿出三十億的現金。
你看。俄羅斯不就是這樣嗎,俄羅斯的名額在一群寡頭的競爭下,直接被某位資源寡頭以三十五億美金的現金被某位前總統候選人給拿走了。
“現在看來,我還真的是低估了我自己的身價了”
當莊飛看完這則獨家秘密爆料的時候,莊飛也是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作為一個實際上擁有兩家nba球隊,特別是這兩家nba球隊還是目前nba市值排行榜第二和第五的球隊,莊飛個人感覺。按照紐約時報的這份爆料,自己就這兩只球隊的價值就過了百億,要知道,當初莊飛拿下這兩只球隊的時候可還沒有過五億,短短的差不多七八年間直接升值了二十倍。
這還是我印象里的那個nba嗎?這個時候莊飛也是有些苦笑的搖了搖頭,或許在前年詹姆斯和耐克簽訂了1o年3.5億代言合同,今年杜蘭特和新的體育商ua簽訂了1o年4.5億美金合同的時候,現在的nba已經和莊飛前世的nba完全不一樣,別說和莊飛前世的nba完全不一樣,這個聯盟現在簡直完全就是一個吸金機器。難怪有人說,2o16年nba的薪金空間將會史無前例的過1.ba頂薪如果按照工資帽的25%算,球員的頂薪將會接近4千萬的水準,難怪最近一段時間nba的投資方和nba的球員工會又在打嘴仗了,投資方希望限定球員的最高年薪為三千萬,說這是對喬丹的尊重,而球員們則是希望依舊按照百分比來算。
所以,如果紐約時報的這份報道是真的話,那么球員們按照現有比例計算工資的要求是完全合理了,畢竟,在2o16年還沒有到的時候,如果nba僅僅只是通過擴充九支球隊就收入了差不多接近2oo億的資金,按照平均分配每只球隊最少都能夠分到五億美金,這樣的情況下,這群球員還真的有很大的理由來要求更大的利益,甚至nba這次擴軍會是再次改變nba歷史和進程的一次巨大事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