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航海時代-《天策大明》
第(1/3)頁
巴達維亞城的血戰一直持續到第二天的下午時分,整個巴達維亞城都化身地獄,城池內外到處都是尸體和鮮血,城內的荷蘭人幾乎全部被殺,考文斯從荷蘭本土帶來的一千精銳火槍手、五千火槍手、兩千龍騎兵縱然戰力強悍,但也不是數萬殺紅眼的土人大軍的對手。
此戰,近萬荷蘭大軍全軍覆沒,考文斯連同城內的荷蘭將領、貴族、傳教士,以及一千多名婦孺全部被殺,張驍軍和嚴虎還想要抓一些俘虜送回國內獻俘,但當二人率部進城之后,視力所及只有尸體而已。
而城內的四萬多土人大軍也是傷亡巨大,兩萬三千多人被殺,剩下的土人士兵也是精疲力竭,根本沒有什么抵抗就束手就擒,被依附天策軍的六萬土人大軍團團包圍,等候張驍軍和嚴虎的發落。
張驍軍和嚴虎率部在巴達維亞城內巡視一番之后,眼見此處經過大戰已經殘破不堪,而且殺戮太重,已經不適合當做大明在呂宋島的首府駐地了。
回到明軍大營之后,二人一面率部看管俘虜、穩定呂宋島的局勢,一面向國內報捷,并且向劉君韜請示下一步的命令。
成化六年五月,劉君韜終于接到了前方送來的捷報,得知盤踞在巴達維亞城的荷蘭勢力被連根拔起,劉君韜喜出望外,當即向成化帝報捷。
同時,劉君韜經過深思熟慮之后,便命令張驍軍和嚴虎率軍在巴達維亞城周邊修建一座城池,就命名為南華城,作為大明帝國在呂宋島的大本營和首府。
對于張驍軍、嚴虎在捷報中詢問的,如何處置數萬土人俘虜、六萬土人大軍的問題,劉君韜直接回復道:“數萬土人俘虜助紂為虐,即便有陣前倒戈之舉,也是迫于無奈,并無歸降華夏之心,盡快予以處決!”
對于六萬土人大軍,劉君韜則是恩威并施,回復道:“六萬土人大軍即刻進行整編,朝廷會陸續向呂宋島進行移民實邊,并且調集駐軍防守,這六萬大軍便作為仆從軍使用。要對其進行嚴苛操練,不服從命令者,格殺勿論!”
劉君韜并不是圣母,對于落后的民族而言,大明根本沒有必要濫發慈悲,沒有像荷蘭人那樣隨意屠殺、虐待呂宋島的土人,就已經是最大的仁慈了。
張驍軍和嚴虎在接到劉君韜的命令之后,立即開始執行命令,先是將巴達維亞城一把火全部燒毀,同時就在熊熊大火旁邊,將剩下的將近兩萬多土人俘虜全部斬殺,當然動手行刑的都是那些依附大明的土人士兵,這權當是納投名狀了。
而后,張驍軍和嚴虎便驅使那六萬大軍以及十余萬土人部落族眾,在原巴達維亞城以東十余里的平原上修筑新城,這里距離海港很近,只有數里而已,而且土地肥沃、地勢平坦,非常適合筑城,這里將會是呂宋島的首府:南華城所在地!
至于天策軍各部何時回國,暫時劉君韜并沒有下達命令,而是需要等到朝廷從國內調集駐軍過來之后再行考慮。
與此同時,正當張驍軍和嚴虎在呂宋島忙碌開的時候,劉君韜也急匆匆的返回了京師。
此時呂宋島大捷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京城之中也是喜氣洋洋。
成化帝滿面春風的在乾清宮接見了劉君韜,君臣相談甚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