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政黨-《天策大明》
第(2/3)頁
“哼!”
成化帝又瞪向劉君韜,說道:“閣老今日前來,就是為了建立政黨之事嗎?此事不必在意,朕,不會同意的!”
劉君韜說道:“陛下,臣也是一片公心,不知陛下為何要否決此議?”
“自古以來,歷代帝王都嚴禁朝臣結黨營私,此番閣老竟然堂而皇之的要建立什么政黨,這是什么意思!”
“《論語》曰:"君子群而不黨";以黨為不良之名詞,故世多以黨為戒,后漢始有黨禁,宋以前之黨,所爭者官位,所報者私怨,亦無政策可言,皆非政黨。宋仁宗時,始有朋黨之議;歐陽修著《朋黨論》,謂惟君子有朋;蓋已明于君子執政,必多集同志以行其政策,不必以朋黨為諱矣。我華夏之有政黨政治,殆自宋神宗時之新舊兩黨始。其后兩黨反復互爭政權;新舊兩黨各有政見,皆主于救國,而行其道特以方法不同,主張各異,遂致各走極端??v其末流,不免于傾軋報復,不可純以政爭目之;而其黨派分立之始,則固純潔為國,初無私憾及利祿之見雜其間。宋之敗亡,便是壞在了黨爭之上!”
成化帝所說的這些,劉君韜自然是知道的,顯然成化帝是將黨爭與政黨執政相混淆了。
劉君韜微微皺眉,說道:“陛下,此政黨非彼黨!臣提議成立的政黨,乃是公黨,建立政黨是為了約束朝臣。今后,凡是五品以上官吏,必須加入政黨之中,并且接受政黨規章的約束,違反規章者,便要嚴加處置。如此一來,不但可以肅清吏治、選拔人才,還可以杜絕一些只會夸夸其談的無用之人。”
“政黨首要在于政!臣所提之政黨,便是要專心于朝政,所做之事、所謀之策,皆是利國利民之舉,只有這樣的政黨,配合上眼下我大明的君主立憲制,才能確保大明永盛不衰!”
關于建立政黨的好處,劉君韜在奏議中已經寫得太多了,成化帝并不是一個愚昧、迂腐的帝王,雖然奏議中的內容有些超前,但成化帝也能夠看的明白,只不過是心中執拗而已。
同時,成化帝也擔心政黨之議,會逐漸演變為宋代的黨爭之禍,甚至是會讓大明朝政徹底失控!
不過,在劉君韜的努力下,成化帝還是松了口,同意在朝中推行政黨制度,但是作為交換條件,目前大明政黨只能作為約束官吏、選拔人才之用,不能在朝政方針上施加影響。
也就是說,此時大明政黨并不具備“黨政一把抓”的屬性,對于一些政令,加入政黨的官吏并沒有一票否決權!
對此劉君韜也是當即便是同意,畢竟此時政黨對于這個時代來說的確是一個超前的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直接來個兩黨制,或者是全民大會制度,只能慢慢演變。
劉君韜心中也很是好奇,在眼下大明帝國的政體中,讓政黨制度自行發展,最后會演變成什么樣子?
在建立政黨的問題上,劉君韜最終與成化帝達成了妥協,而后便開始向成化帝匯報出兵日本國的事務。
“陛下,此番出征日本國,臣準備調集北洋艦隊中的黃海艦隊,負責奪取制海權,并封鎖日本國沿海各地;同時,征調虎賁軍、陷陣軍、鷹揚軍三部,以及五萬新軍一同出征。此番開戰,臣準備畢其功于一役,徹底打斷日本國的脊梁,占據日本一部分領土,作為國朝的海外領土,迫使日本國簽訂城下之盟,作為國朝傾銷貨物、進口原料之地,并且對國朝行事臣子之責!”
對于出兵之事,成化帝聽得很是認真,畢竟這是軍國大事。
而且劉君韜所說的內容,成化帝也很是贊同,與其徹底吞并日本國,花費大量的兵力、物力去消化一個國度,甚至還可能向之前的越南一般,空費國力最終還要放棄,不如就將日本國作為大明的一個泄洪口,不斷為大明輸送錢財、消化內部矛盾。
“嗯!很好!”
成化帝說道:“此事,就由閣老全權辦理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