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劉君韜為這兩場大戰劃定下的底線便是: 東線要徹底擊敗日本國,占據日本一部分領土,將日本徹底變成大明帝國的附庸、商品傾銷地和原料來源地,讓日本國徹底成為大明帝國宣泄內部矛盾的泄洪口! 西線則是干脆一些,明軍要給予那些中亞各國、各部以致命打擊,在西域以西劃定“警戒區”,此戰過后中亞不允許存在區域性的大國,所有國家、部落都必須作為大明帝國的附屬,以此保證絲綢之路的暢通。 而南北通商的意思便是,劉君韜準備對南面的越南、緬甸,以及北面的朝鮮國進行大規模的通商,并且鼓勵民間商賈全力進入這幾個國家,通過大明強大的經濟實力,在短時間內打垮這些國家的經濟實力,以此而擴大大明帝國的市場和貨物來源,化解此時大明帝國面臨的經濟危險。 而且,東西大戰、南北通商作為大明的基本國策,至少將會延續數年、甚至是十年以上,整個朝廷也將會圍繞這一點進行側重。 當劉君韜將這份議案遞交成化帝的時候,成化帝頓時驚呆了,自己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窮兵黷武”的議案。 要知道一個不小心,北面的朝鮮、南面的越南和緬甸都會狗急跳墻,到時候大明面對的最壞的局面就是四面皆敵國! “閣老可想過如此行事的后果?” 劉君韜點了點頭,說道:“陛下,以如今國朝的實力,這份國策的可行性非常大,就算是各方面都與大明刀兵相見,也不足為慮。” “而且,如今國朝的國勢已經到了一個節點,必須要有一個破關的過程,而這個東西大戰、南北通商的國策,就是為了讓國朝順利破關而制定的,并且事不宜遲!” 成化帝眉頭緊鎖,沉吟了一番,說道:“西域以西路途遙遠,那些回教聯軍更是擁兵三十余萬,是不是太過弄險了?” “陛下,如今剛剛恢復的絲綢之路對于國朝來說,可謂是經濟命脈,絕不容有失的!所以此戰必須要打,而且還要盡早開打。” 成化帝也明白此時絲綢之路對于大明的重要性,西域是否在中原王朝手中,絲綢之路是否暢通,已經成為衡量大明帝國是否強盛的關鍵要點,絕不容有失! 想到這里,成化帝便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閣老就放手去做吧!朕,準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