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東京條約-《天策大明》
第(2/3)頁
“日本國向大明出口糧食、礦產等物資不得隨意提價,大明向日本國出口之所有貨物,日本不得所以征收關稅,所征收數額需向大明報備……”
“日本國自此為大明屬國,負有屬國之義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遵從大明出兵征伐、每年向大明進貢全國賦稅之一成、日本天皇每五年前往京師覲見一次……”
看完這份條約,就算是張驍軍也不由皺起眉頭,說道:“這樣的條約日本人會答應嗎?”
馮祥、嚴虎、孫緒三人也不是很確定,畢竟這份條約即便是在眾人看來,也是很苛刻的。
而且,此時幾人也收到了朝廷發來的西線戰況,以及國內的一些境況,雖然消息有些滯后,但也能夠及時了解一些國內和西線的情況。
此時劉君韜調集到西線的二十萬明軍已經抵達,并且在蔥嶺一帶三戰三捷,斬首七萬余人,重創了前來進犯的中亞回教聯軍。
而后,二十萬明軍將士長驅直入,兵鋒已經跨過蔥嶺,劍指恒羅斯!
西線的節節勝利讓張驍軍等人歡喜鼓舞,但緊接著國內的情況卻讓眾人憂心忡忡。
由于此時東線和西線的戰線過長,大明各地的兵備生產和商社承擔的運輸、生產已經有些跟不上了,畢竟東線、西線橫跨何止數萬里,所動用的兵力數十萬,就算有民間商社承擔一大部分的后勤補給轉運,朝廷也依舊征發了三十萬民夫,如此浩大的消耗,大明各方已經開始吃力了。
這還不算大明已經開始向朝鮮、越南、緬甸輸出所花費的錢糧、耗費的人力。
此時已經不是大明還有多少銀子可用、還有多少人力可調的問題,而是此時大明的生產力已經到了極限。
劉君韜第一次全面動員大明變法之后的國家機器,雖然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還是沒能超脫出如今時代的禁錮。
這些消息張驍軍等人也是知曉的,雖然不如劉君韜認識得那么深刻,但眾人也都明白,如果國內的生產和財富不能在短時間內爆發式增長,東線、西線兩場大戰就必須盡快結束,否則便會拖累國朝、動搖國本。
念及此處,張驍軍等人便開始遲疑了起來,擔心眾人商議完畢的這份條約會讓日本人徹底跳腳,甚至是剛剛平定的局面會發生反轉。
就在這時,門外來人,幾人定睛一看,竟然是劉子安!
“劉尚書?你怎么來了?”
張驍軍幾人很是奇怪,現在日本的局勢已經基本平定了,劉子安在這個時候遠渡重洋趕來,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情?
劉子安看著眾人吃驚的樣子,笑著說道:“沒什么事情,我只是準備去朝鮮國的,現在國內的蒸汽機已經研發成功,閣老已經下令在國內全面推廣了,并且將一些試驗性的蒸汽機運到國人在朝鮮開辦的礦場去,我就是帶人一同前往,防止蒸汽機技術泄露的。聽說現在日本國已經徹底平定,便來看一看。”
“蒸汽機?”
張驍軍等人頓時雙眼冒光,這可是閣老早在多少年前就投入巨資研發的利器,閣老甚至稱之為神器的東西,這么多年了,終于是研發成功了!
張驍軍當即問道:“現在國內推廣得如何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