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成化犁庭(二)-《天策大明》
第(3/3)頁
愛新覺羅董山準備先尋機擊敗中路的明軍,這樣一來左路和右路明軍就失去了聯系,愛新覺羅董山也可以繼續各個擊破,如此一來說不定自己就可以創造一場奇跡,可以打破天策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僅僅兩天時間,愛新覺羅董山便率軍挺進了八十里,這樣的行軍速度非常迅速,甚至比天策軍將士也不逞多讓。
此時,愛新覺羅董山率軍抵達了建州衛城以南不足百里的塔山一帶。
在塔山上有一座古城遺址,便是塔山城,可以居高臨下俯視四周,只要占據這里就可以切斷周邊通向北面的道路。
塔山城高據山頂,南臨北沙河,形勢相當險要。山城四周城墻用土沿山脊筑成,周長約一千五百余米,東低西高,呈簸箕形,城東、南設有城門,
《新唐書》卷四十三載:"自都護府(令遼陽)東北經古蓋牟、新城……至渤海王都。"塔山山城正置于遼陽與撫順高爾山新城之間。當年唐太宗征遼東,四月李世績攻破蓋牟城。"六月已亥,以蓋牟城為蓋州"。后唐滅高句麗后,列遼東地為州縣,才再置蓋牟州。
這邊是塔山城的由來。
此時,愛新覺羅董山準備將主力大軍駐守于此,利用塔山城的有利地形吸引中路明軍來攻,在這里打一場防守反擊大戰。
其實愛新覺羅董山原本是準備利用野外地形打一仗,但一路走來,明軍的推進速度太快,愛新覺羅董山還沒率軍趕到合適的交戰地點,明軍就已經推進過來了。
所以愛新覺羅董山只能率部在更適合防守的塔山城駐防,這里至少比建州衛城更加堅固,地形也更加有利。
此番,愛新覺羅董山將麾下兩萬重甲步兵、八千鳥銃手部署在塔山城內,并且準備了大量的守城器械,作為防守城池的主要力量。
五十門各式火炮也全部部署在城內,可以居高臨下轟擊周邊各處,對明軍發起火力覆蓋。
而一萬重甲鐵騎則是部署在塔山城左翼,那里地勢較高適合發起沖鋒;至于四萬奴隸軍則是在山下安營扎寨,在塔山城右翼的平原上抓緊時間修筑防御工事,這四萬奴隸軍就是用來消耗的,愛新覺羅董山準備用這四萬奴隸軍最大程度的消耗明軍的兵力。
這樣的部署,愛新覺羅董山自認為已經是萬無一失了,已經將自己麾下的兵馬戰力發揮到最大。
而且,經過之前與遼東本地兵馬的交手,愛新覺羅董山也認為那十萬精銳明軍即便戰力再高,也不會超出遼東本地明軍太多,畢竟建州衛兵馬沒有與天策軍和大明新軍交過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