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又加冕了-《這個大清不對勁》
第(3/3)頁
有色人種只能充當中下層軍官組織。
整個亞歐大陸不是大西洋同盟和白熊聯邦共和國的殖民地就是附庸國,沒有任何獨立主權國家存在。
大西洋同盟深知自己無法通過武力手段擊敗李長青后,開始在政治上玩起了陽謀。
他們在派遣有色人種軍隊前往亞歐大陸后,在當地開始宣揚民族主義,在輿論上強調大西洋同盟是正義的組織,會帶領大家共同對抗邪惡的皇漢征服者軍團。
看軍團的名字就知道,這是多么一個反動的組織啊!
哪個弱勢民族喜好征服者奴役自己?
大西洋同盟給出的殺手锏就是,擊敗皇漢征服者軍團,殺死李長青之后,所有的殖民地和附庸國都能建立屬于自己的民族主權國家!
這不是私底下的承諾,而是公開的解放宣言!
大西洋同盟繼續統治大家,僅僅只是為了整合全世界的力量對抗李長青而已,并不是為了統治弱勢民族。
這個政治殺手锏的效果是非常出色的,在民族解放的激勵下,殖民地和附庸國的民眾乃至官員,都不約而同的開始為戰爭發力。
大量被獨立建國旗號吸引的當地年輕人,士氣高昂的在征兵點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比做核酸的隊伍還長!
不得不說,大西洋同盟最高聯合指揮部的戰略調整非常高效,這多虧了無線電電報技術,讓李長青的皇漢征服者軍團的可怕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遍全世界。
在李長青登基加冕,將高盧共和國改為高盧帝國的時候,大西洋同盟已經在亞歐大陸上劃分了西亞戰區、中亞戰區、東亞戰區、南亞戰區、印度戰區五大戰區。
印度能單獨成立一個戰區,主要是因為這里人口繁重,經濟富庶,實在是太有錢了!
但印度的種姓制度,又注定了印度軍隊在戰場上的表現差強人意。
所以,大西洋同盟最高聯合指揮部一致認為,應該將印度戰區作為后勤基地使用。
那里的人工成本甚至比工業流水線成本都低廉。
當然,這五大戰區是將白熊聯邦共和國的加盟國排除在外的,白熊聯邦共和國是跟大西洋同盟同級別的存在,自然不會聽令于大西洋同盟最高聯合指揮部的命令。
大西洋同盟并沒有因此虧待白熊聯邦共和國,甚至還加大了對白熊聯邦共和國的科技和物資輸出。
原本一些沒有開放的高新技術都打開了限制,不計代價的提升白熊聯邦共和國的軍工水平。
由此可見,李長青給大西洋同盟帶來了多大的壓力。
單純從利益角度來看,白熊聯邦共和國絕對是李長青崛起后的最大受益者。
只是,白熊聯邦共和國并不滿意,因為大西洋同盟在歐洲的軍事力量全面退縮,導致白熊聯邦共和國不得不孤軍奮戰。
所謂的幾大戰區僅僅只是戰略層面上的劃分,兵力看上去很多, 但想要形成戰斗力,短時間內是指望不上的。
甚至白熊聯邦共和國很清楚,大西洋同盟根本沒想過讓亞洲各大戰區的軍隊反攻,只求能守住基本盤,滿滿揭露李長青的神秘面紗。
不過白熊聯邦共和國也知道,不是大西洋同盟賣隊友,而是他們真的被打怕了。
凝聚了整個大西洋同盟所有精銳部隊的第一集團軍,在李長青面前跟個兒童玩具一般,一碰就碎。
大西洋同盟引以為傲的空軍優勢,更是變成了縮頭烏龜,裝甲優勢變成了活靶子,唯一的火力優勢,在v3火箭彈洗禮不列顛島后,也變成了笑話……
現在大西洋同盟除了人多之外,似乎沒什么比李長青的皇漢征服者軍團強大。
不光是李長青的敵人,即便是他的盟友——雅利安帝國內部。
也再沒出現過讓西瓦爾皇帝扼制李長青的聲音。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李長青是可以碾壓雅利安帝國的勢力,如果李長青愿意的話,完全可以揮兵背上,直搗勃蘭登堡!
能跟李長青保持同等地位,已經是萬幸之事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