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 瑣事纏身-《鑒寶大師》
第(1/3)頁
這張帖子,是發在華夏最大的古文物論壇中討論專欄里的,被斑竹加精置頂,回復的帖子超過一千。
李逸看了一下,這張帖子應該是昨天晚上才新上傳的,不過半天多的時間,就有了一千多的回復,這證明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春江釣叟圖的真假之我見》?作者劉明鑫?這是準備撕破臉皮,赤膊上陣了啊!”
李逸看了一下帖子的題目,就點了進去。
帖子并沒有什么太新鮮的內容,無非就是將一些老資料翻出來,作了一些科普。最后的結論就是,這幅畫早在清代就已經下落不明,現在忽然冒出來,根本就沒什么傳承可供追溯。
帖子并沒有像題目那樣,直言真假,但字里行間,沒有一個字不是在說李逸那幅畫是仿作!而且還很可能是新仿做舊!
“跳梁小丑!最煩這種借著學術爭論攻擊別人的了,偏偏這個界限還不好界定!”
李逸也懶得去看下邊的回復,既然亮出了真名,不需要水軍操作,搶著捧臭腳的就不在少數,看了也是給自己找氣受。
“不過這種都是在隨形勢而走,如果上邊有動態,定了性,下邊自然不敢這么猖狂,那么......”
他在網上使勁搜索了一番,將一些爭論最大的文物挑選了出來。這些,有很多確實是本著研究的態度,但是放到當下這個時間段,看起來就有點不那么和諧了。
“老譚,等莫姐回來,你們試著跟國博、首博還有故宮博物院聯系一下,看看能不能邀請一部分專家,專門針對這些文物做一個交流......”
李逸覺得也不能完全指望王浩青那邊,畢竟,行政方面的壓力只能嚇退那些別有用心的家伙,一些真正在研討的,還是要靠學術本身的力量。
“嗯,應該是沒什么問題,只是這幾個類型都湊一起還是分開?我覺的分開比較好,而且我們還可以擴大邀請的范圍,只要在某個方面有一定建樹的,都可以來參加。討論嗎,道理一定是越辯越明的。”
“嗯,到時候可以邀請一兩個媒體全程參與,如果這樣就能解決,我也就不用再欠人情了。”
回到燕園,李逸將有一段時間都沒有碰的筆墨紙硯拿了出來。現在各項事情基本上都走上了正軌,就算是以后,也只需要再時不時的出去走走,能撿漏就撿幾件,撿不到就正價收,也是時候該試試他之前的計劃能不能行得通了。
他之前在將雪舟等楊那幅仿畫拿去給胡瑾泉加工的時候就曾經產生過一個想法,那就是利用強大的制假能力,用一些新仿做舊的東西從日本人手上換點東西回來。
依靠他一件一件的去撿漏實在是太慢了,而且珍貴的東西一共就那么多,他就算是全拿了又能換回來幾件?
所以,他想起了這個歪主意,而且從效果來看好像還不錯,在東京坑了比江島慎一把,現在那幅雪舟等楊做舊的仿畫也被人給盯上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