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 請你接任13-《鑒寶大師》
第(2/3)頁
可惜報紙一共就這么多,上下的就是兩個筆記本和一些零散的資料了。
李逸首先拿起了上邊的一個筆記本,里邊的字跡很潦草,但記載的東西卻很驚人。
這本筆記本最開始記載的就是1936年滬市博物館偷梁換柱的具體行動計劃以及參與人員。只是所有人員都是以代號代替了名字,讓李逸遺憾不已。
“原來當時日本人已經將博物館滲透的差不多了,這么說,他們為此還真的付出了不少努力......”
李逸一邊慢慢的看著,一邊思索著13將這些東西郵寄給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這些東西,對于一脈相承下來的13來說,也應該是非常珍貴甚至是無可替代的寶貝,對方為什么會寄給他,又有什么企圖?
很快,第一頁看完了,第二頁一上來,記錄的就是行動的結果以及對偷換出來那些文物的處置方案。
“居然犧牲了7個人!”
筆記本的后邊,記載的都是類似的行動,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總共13起行動,涉及13個省市,而最后犧牲的人員竟高達178人!
負責書寫這份筆記的人在最后悲傷的寫到,經過這么多年的奮戰,整個13組織幾乎被摧毀,無奈只能轉入蟄伏,所幸此時已經看到了抗戰勝利的曙光。
看到這里,李逸覺得手中的筆記本沉甸甸的,當時是一種何等波瀾壯闊的時代啊,居然連一群平日里靠制假售價牟取暴利的“壞人”都義無反顧的投入到了抗戰之中!
“看來師父沒有說錯,這還真是一群可歌可泣的人啊!可為什么這么多年來,他們竟一直不選擇公布這些資料,反而又走上了制假的老路?是因為13換人了嗎?”
李逸實在是有些搞不清楚,就搖了搖頭,沒有再想,伸手拿起了第二個筆記本。
這第二個筆記本里,密密麻麻的記載著的,都是他們從那些博物館里偷梁換柱出來的寶貝,而且每一件寶貝后邊還都做了標記。
聯系前后文的意思,李逸發現,這個標記應該是代表著這些文物的去向,不由仔細的研究起來。
“這種標記一共有三種不同的樣式,如果一種代表交給了國民黨,一種代表捐獻給了當時的中共,那么剩下這一種,應該代表的是還留在13手里的文物......”
研究了一會兒,李逸就猜出來了標記大概的意思。
“大明成化青花纏枝蓮托八吉祥紋鼓釘三足熏爐、青花壽石茶花圖碗、斗彩海水天馬圖“天”字罐......好珍貴的東西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