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楚云秋慢慢地打開牛皮紙,一副畫卷展現在他的面前,畫卷有些泛黃,看起來有些年頭。 楚云秋將木箱放到地上,然后將桌子上面的東西移動到一邊,清理出一大空白地方,將畫卷放到桌子上面,十分輕柔地將畫卷打開。 畫卷保持地十分完好,沒有任何的瑕疵,當整個畫卷全部鋪開之后,楚云秋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整個畫卷長約1.2米,寬約25厘米,圖上漫天雪海將整個天地染白,雪下竹林傲寒而立,中空外直,似乎訴說著無限的生命,整個畫面給人以巨大的震撼,讓人心神俱震。 特別是那漫天的雪海,連綿的竹林,似乎整個天地之間只有了兩者,一股磅礴的氣勢從紙張上面透體而出。 雖然在嚴寒的寒冬,但是竹林仍舊青翠,似乎萬年長青。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竹梅,并稱為“歲寒三友”,在歲寒之際,彌留在天地之間的不僅是松柏,還有竹梅。 在畫卷的左上方,用行書寫著兩行書,洋洋灑灑,如游龍舞動,飄逸自然,定睛而視,字跡好像在活動一般,吸引人的心神。 行書的內容——“皇祐元年,寒冬臘月,雪海落霜天,竹林卷地簾。山林湖海,一氣接蒼茫。踏盡玉龍千丈,更一望、龍尾天長。須臾上,高峰四顧,迤邐過前岡——《雪海竹林圖》”。 在行書的旁邊,寫著一個名字,正是書畫的主人——文同。文同字與可,號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出生于“蜀川”,是我國著名的畫家和詩人。相比于文同,人們對他的表兄弟更加的熟悉。因為文同的表兄弟乃是華夏著名的詩詞大家——蘇軾蘇東坡。 文同以學名世,擅詩文書畫,尤其擅長畫竹,深為文彥博、司馬光等人贊許,特別受他表弟蘇軾敬重。 文同也許有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他的典故卻耳熟能詳,那就是“胸有成竹”,只可惜他的典故比他本人更有名。 除了文同的姓名和鈴印之外,整個畫卷之上,鈴印數不勝數。密密麻麻,如若芝麻,除了鈴印之外,還有一些名人寫的詩詞和題跋。 而楚云秋,恰恰知道文同是誰。 楚云秋真的沒有想到,手中的這幅畫卷竟然是文同的作品。文同擅長畫竹,但是傳世的畫作卻不多,十分地稀少,特別是描繪青竹的圖卷。更是被人視為“國寶”。 在《雪海竹林圖》上面,楚云秋看到了許多熟悉的人物,都是在華夏歷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 比如說南宋時期的權相——秦檜,比如話宋末元初的大畫家——趙孟頫。比如說明朝時期富可敵國的大財神——沈萬三,比如說大清的長壽皇帝——乾隆等等,就沒有一個陌生的人物。 特別是乾隆皇帝,僅僅他的鈴印便占據了三分之一。比如說“長春居士”印,又比如說“愛竹學心虛”,“古稀天子之寶”“八徵耄念之寶”“十全老人”等等。 基本上乾隆爺的鈴印。都可以在上面找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