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楚云秋將書卷收了起來,這東西還是讓專業的人士看吧,自己這些本事根本看不懂寫的什么。 而另外一卷書法的作者也是一位大人物,而且是北宋年間的權相――蔡京。 拋開蔡京這個人的人品不講,如果僅僅說他的書法,對華夏的書法歷史絕對造成了源遠流長的影響。 蔡京雖然名聲不好,而且“人品奸惡”,但是蔡京的書法絕對是“一代大家”,書法中帶著大家之風,也正是因為他的書法,才會被宋徽宗賞識,官拜丞相,成為華夏歷史上有名的權相。 北宋有權相蔡京,而南宋有權相秦檜,兩者都十分的有名,但是蔡京有秦檜拍馬都趕不上的成就,那就是書法。 蔡京的書法被很多書法家所推崇,也被很多書法愛好者收藏,不是沒有道理的。 北宋有“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其中的蔡,就是指蔡京,但是有人認為蔡京“人品奸惡”,遂改為蔡襄。蔡京工書法,初與弟弟蔡卞學蔡襄書法,中進士官授錢塘縣尉時因神宗喜愛徐浩書法,當時士大夫紛紛學之,蔡京也與被貶在錢塘的蘇軾一同學習徐浩書法,后學沈傳師、歐陽詢,又改學“二王”。 可以說,蔡京跟隨很多書法大家從師過,也學習了很多先人的書法,最終博采諸家眾長,自成一體。 其書筆法姿媚,字勢豪健,痛快沉著,獨具風格,為海內所崇尚。 蔡京的書法藝術有姿媚豪健、痛快沉著的特點,能體現宋代“尚意”的書法美學情趣,因而在當時享有盛譽,朝野上庶學其書者甚多。 元陶家儀《書史會要》曾引當時評論者的話說;“其字嚴而不拘,逸而不外規矩,正書如冠劍大人,議于廟堂之上;行書如貴胄公子,意氣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絕占今,鮮有儔匹。” 很中肯地反映了蔡京當時在書法藝術上的地位。 傳說,當時的人們談到他的書法時,使用的詞匯經常是“冠絕一時”、“無人出其右者”,就連當時非常狂傲的米芾都曾經表示,自己的書法不如蔡京。 而楚云秋手中的這幅書法,正是蔡京蔡相的,除了蔡京自己的鈴印之外,還有宋徽宗等人的鈴印和題跋。 楚云秋看著畫卷上面的書法,確實給人一種享受的感覺。都說字如其人,楚云秋想不明白,能寫出這么好看字的人,人品怎么就那么差呢? 而剩下兩個圓木內的東西,確實讓楚云秋大吃一驚,他怎么也沒有想到,竟然是這。 ps:感謝“非常懶得魚”大哥和“冰兒兒冰”大哥,感謝兩位大哥一張月票的支持,感謝“鏡冥空”大哥100起點幣的打賞,也許各位大哥和姐姐不喜歡看這種劇情,但這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前面建設九層古塔的時候,就已經在為現在鋪路,不過北辰盡量滿足大家的要求,盡量縮減,再給北辰兩三章的緩沖,然后進入淳樸的鄉村生活。各位大哥和姐姐把這幾章當成人生中的調味品即可,生活多姿多彩,即使在鄉村,也要活得精彩和漂亮。(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