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546章 藏經古洞 藏寶圖現-《寶井》


    第(1/3)頁

    楚云秋看著手里的書籍,然后將箱子里面的書籍全部清理處理。

    楚云秋數了數,一共有三十六本,有的薄,有的厚,博得好像小學生的課本,而厚的好像新華詞典一般。

    在書籍上面的文字都是梵文,楚云秋有些看不明白。

    敦煌莫高窟楚云秋心里知道,他不僅在課本上看過,而且還親自去過那里,知道那里有個藏經洞,可惜的是在以前的時候被人給洗劫了。

    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在甘省之內,與西晉大同云岡石窟、豫南洛陽龍門石窟、甘省天水的麥積山石窟并稱為華夏四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建造于十六國時期,歷經了風雨飄搖的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

    敦煌莫高窟洞窟林立,有七百多個,壁畫更是連綿四萬多平方米、各種佛像更是數不勝數。

    可以說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而藏經洞,無疑是敦煌莫高窟之中,最為有名的地方之一。

    他的文化價值,遠遠超過了實際價值。

    藏經洞是敦煌莫高窟十七窟的俗稱,并不是指單一的一個石窟。

    藏經洞建造于唐朝,當時是為了河西都僧統——洪辯的影窟。

    后來經過歲月的變遷,唐朝滅亡,北宋,大遼,西夏三個國家建立,敦煌莫高窟成為了西夏的土地。

    考慮到戰爭的災難,敦煌莫高窟的僧徒們,于是就把寺院歷代保存下來的經卷、文書、檔案以及佛像畫等全部封存在藏經洞里,然后外筑補壁,并繪壁畫掩人耳目。

    后來因僧徒也逃戰爭之難,所以洞窟頹廢,年久日深,洞窟甬道被風沙淤塞,因此幽閉近八百年。

    直到清光緒年間,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才重現天日。

    莫高窟王道士率人“以流水疏通三層洞沙”,秘室始現于世,并謂之“藏經洞”。

    藏經洞出土了敦煌遺書中最大宗文獻,為歷史文化名城錦上添花。

    成為分別研究起自東漢、中經兩晉、北魏、西魏、梁朝、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西夏、下至元朝、涵蓋各朝代文明的重要資料。

    藏經洞發現數以萬計的古代佛經、道經及世俗文書等,敦煌石窟密洞中,所藏遺書以佛教典籍最多,還有天文、歷法、歷史、地理、方志、圖經、醫書、民俗、名籍、帳冊、詩文、辭曲、方言、游記、雜寫、習書,被視為華夏文化史上的四次大發現之一。敦煌遺書以漢文最多,又有吐蕃文、回鶻文、西夏文。蒙古文、粟特文、突厥文、于闐文、梵文、吐火羅文、希伯來文等多種古代民族文字,

    敦煌遺書以卷軸裝為主,又有梵篋裝、經折裝、蝴蝶裝、冊子裝和單頁等多種形式,還有一些拓本、印刷本和刺繡本等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