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終章 千村萬寨處處龍門,千巖萬壑層層成田-《唐朝公務員》


    第(2/3)頁

    城樓上因著融融春日的天氣而有些懶散不振的羽林當值軍士先是隨意看了一眼,待其看清楚前方來騎額頭上系著的紅條帶之后頓時雙眼暴睜,一路向下邊的城門急跑而去。

    麟德門城門洞中被分隔成四條的過道很快被清空了一條,與此同時,另一個本是在城門口當值的軍士則翻身上了備馬跑上朱雀大街。

    這軍士手持銅鐸邊策馬奔馳邊搖個不停,紛紛攘攘的路人聞聲后面露驚奇瓣觀的同時概忙不盤的向朱雀大街兩汝讓去,尤其是帶著孩午繆嬰堤著緊。

    就此,城門外額纏紅帶的急騎沒有片刻耽擱的直沖過城門洞,迅即不減半點馬的沿著已被清出的道路向皇城朱雀門飛奔而去。

    “羽書,真的是羽書!難倒邊關上又起了大仗?”,朱雀大街兩邊的路人對此議論紛紛的時候,那些帶著孩子的父母則神色凝重的向一臉好奇的孩子再三交代,若是今后再遇到剛才這樣的事情就要立即避讓,萬不可擋了路中間的道兒,否則被那頭纏紅條帶的漢子撞死可是白撞的口

    羽書一路通行無阻的送達到兵部尚書手中,這位堂官拆開數重蠟封的羽書看完后便即刻向政事堂跑去,隨即便又與當值相公韋安達一起直奔宮城。

    二人身后,本是冷清的皇城內難得的在旬假日里熱鬧起來,各部寺監值守的中小官吏們串來串去的湊到了一起,相互打問議論不斷的都是這羽書里究竟寫了啥消息竟至于讓當值相公都有些顧不上宰相風儀了。

    遇著重大消息時,當值宰輔有直接進宮面圣之權,是以承天門上也沒有像孔佳那樣的耽擱。

    一路長驅直入,堪堪就在孔佳說出鎮國公主府與東宮以私心害國事的話時,兩人也來到了亭下。

    饒是今天當值的韋安達相公素以敢諫而為人稱道,現車無意中聽到孔佳這話也不免心中一跳,一句話把這兩位都給掃進去,且話還說的這么重,滿朝堂里怕也就只有眼前這位才做得出了。

    韋安達與孔佳雖然算不上親近,但對其人還是頗有好感的,此時見李旦臉色不對眼瞅著就要作孔佳,當即手捧羽:“恭賀陛下平定饒樂,拓邊千里,建我大唐數十年未有之武功”。

    韋安達突如其來的一句讓亭中兩人俱是一愣,靜默了一會兒后,李旦才一臉疑惑的轉身過來道:“韋卿家說什么,饒集平定了?”。

    “正是,“韋安達一臉喜色的走進亭中將手中包含著五個部分的羽書遞了過去,“陛下請看,這兩份是幽州大都督張守義及饒樂都督府司馬唐成分別具名的報捷文書,這兩份是饒樂四部族長請來長安朝拜并請朝廷繼續留任唐成于饒樂任職的奏章,至于這最后一份則是唐成請調回京的奏章。幾下里對照已可確定饒樂平定之事當無訛誤”。

    李旦接過后將其它三份奏章直接放到了一邊,撿著張守義和唐成具名的報捷文書看了起來。

    兩份文書看完,臉色上明顯是如釋重負的李旦看了看仍在地上跪著的孔佳,“起來吧,“這句說完,他向韋安達兩人擺了擺手,輕松的語調嘆息聲道:“看這兩人的報捷文書上俱言此次饒樂解圍中幽州邊軍竟無一傷亡,對此,韋卿以為如何?”d

    “此事當也不假,“韋安達笑了笑,“臣是因將五份文書都看過之后才敢有此言,其實在此次驅逐契丹平定饒樂之戰中,幽州邊軍根本不曾與敵接戰,既無接戰又何來傷亡”。

    “不戰而屈人之兵,“說話的是亭子中唯一沒看過那兩份報捷文書的孔佳,“契丹人兇悍,豈肯不戰而退?”。

    “不是不戰,只是與契丹作戰的是饒樂奚人罷了”,說到這個,韋安達一臉的唏噓感嘆,“孔大人有所不知,早在契丹人南下之前,任官饒樂都督府司馬的唐成便已生凜惕之心,曾呈文鴻臚寺及河北道觀察衙門請為禁斷新羅對松漠的軍器與鐵器貿易,釜底抽薪于前。此后俟契丹重軍南侵之后,其復又扭結圖多、平措、多莫三部結盟抗敵,其間亦曾分兵一萬接應回儒索部殘軍,遂成就了四部聯合以抗契丹之勢。”

    盡管孔佳早已知道唐成雖然年輕卻實為干才,但他對唐成才華的認識更多還是停留在內政的層面,韋安達這番話聽的他震動不已,若非說話的人是實不可能妄言的本朝相公,他十有**是不敢相信的,“竟有此事?仆也曾居于龍門數年,對饒樂奚人的性子也知道些,他們素來對唐人抱有提防之心,如今怎肯從唐成之言?”。

    “此事這五份文書中均無說明,仆亦不知”,韋安達笑著搖了搖頭,“這個唐成本事大得很哪!侍郎夭人可知這四部聯軍推出的主帥是誰?不錯,就是唐成,亦是他領著饒樂四部殘破之軍力抗契丹人十八日強攻而軍陣不破,終使國朝不傷一人不費一箭而盡得饒樂千里草原,經此一役,至少可保我朝東北邊境十年安危無虞。”

    言說至此,韋安達站起身來向李旦恭敬一禮后肅容道:“臣來此之前曾檢點過吏部備檔,始知當日升調唐成出任饒樂司馬乃是出自陛下圣裁,正是陛下慧眼識珠于前,方才有唐成戮力效命建我大唐數十年未有之殊功于后,當此捷報到日,臣請為陛下賀!”。

    孔佳對韋安達這種趁熱打鐵拍馬屁之舉很是不以為然,不過隨著韋安達同來,至今一句話也沒插上嘴的兵部尚書卻是不肯放過這么好的湊趣兒機會,見狀忙也站起身來跟著行禮稱賀道,“唐成乃是陛下去歲御極大寶后的第一科進士,這等出身正是不折不扣的天子門生,陛下先是神目如炬將其拔擢于江湖草澤之中,進而慧眼如珠調任饒樂司馬終成今日之功。臣來時路上亦曾細思此事,唐成雖有文武之才,但縱觀史籍,有才而白蹉跎者可謂史不絕書,是以唐成能有今日之功,陛下識才用才之明實是居功至偉。有如此明君在朝,我大唐極盛當指日可待,臣請為陛下賀,為大唐賀,為夭下賀!”口

    一直到兵部尚書這話快要說完的時候,李旦才隱隱約約想起唐成調任饒樂司馬的始末,不過這時節他自然不會將此事內幕挑破,是以也就面帶淺笑的受了這兩記馬屁,此前因孔佳而壞掉的心情鵝冉然而然的好了起來。翊四

    可惜他這好心情沒能保持多久,隨后說及戰事的后續,亦即唐成與張守義的賞功安排時,李旦復又頭大如斗起來,張守義在報捷文書中已明確流露出請調回京之意,似他這般老臣又是剛立過功勛,朝廷斷無拒絕的道理。但一旦他調任回京,那接任者……

    除此之外,李旦也是在剛剛的高興過后才猛然醒悟過來,這個被他“慧眼如珠”調到饒樂任上的唐成其實是三兒子李隆基的心腹,據說他這個“無缺”的字都是由三子幫著取下的。這個唐成不聲不響的在饒樂立下國朝數十年未有之大功,東宮必定是要使盡全身力氣為其請功的,不準說不過去,準吧,妹妹太平公主那里只怕又要不停的啰嗦聒噪了……

    這些都是事啊,而且只要一天還在皇帝位上像這樣的煩心事兒就會源源不斷,自己永遠也不會有安安靜靜讀《爾雅》的機會,更別說像王右軍那樣組織文人雅集詩酒風流的生活了口

    李旦生來簡淡,本就是沒有什么野心雄心對權力亦不留戀的性子,經過這兩年的皇帝生涯,尤其是近一段時間不停歇的朝爭之后,他更是對現在的生活厭倦厭煩到了極點。所以就連韋安達帶來的這個拓邊千里的好消息也沒能讓他興奮多久,反倒是臣子們在議論此事的后續時,他的心里卻在想著王羲之無拘無束灑脫快意的人生。

    思緒就此延伸,李旦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王羲之“坦腹東床”的逸事,亦想及其數度拒絕東晉朝廷征召之事,若非其堅拒了吏部郎這一顯官的征召,日日案牘勞形之下,何嘗能有蘭亭雅集的快意?

    一念至此,那個在李旦深心中實已醞釀酵已久的想法如靈光乍現般突然冒了出來:

    王右軍做得,朕為再就做不得?

    既然眼下一切的煩惱根源都在皇位上,那朕便將之含了,循著高祖的舊例做一個盡享尊榮卻無需勞心視事的太上皇又如何?

    讓出皇權這對別人來說固然是不可想象,但對于性格如此并且已經有過兩次出讓皇位經驗的李旦來說卻是輕松的多了。

    這個念頭一開,頓時就如黃河潰堤般一不可收拾,幾乎是在瞬時之間李旦就已看到了這一決定將帶來的無窮無盡的好處,他的尊榮將不會減少半點,但眼前所有的一切煩惱都將隨風而去……”

    恰在此時,亭閣下不遠處亂翻書的幾個小皇孫中不知誰翻到了《詩經》,隨后便撿著自己學過的篇目讀了起來,微醺的春風將稚嫩的童子誦經聲輕輕送至:

    式微,式微!

    狠不歸?

    微君之故,

    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

    胡不山

    微君之躬,

    胡為乎泥中!

    李旦本自紛擾的思緒隨著這誦詩聲率靜下來,“是啊,式微,式微!胡不歸?”。

    心底喃喃將這句詩復誦了一遍后,徹底拿定了主意的李旦站起身來,此刻他的臉上浮現出掙脫樊籠后自內心的快意。

    正自議論著的韋安達三人見狀忙也跟著起身,不解的看著李旦。

    “三位卿家且先退下,朕,“……要前往太廟告祭先祖”。

    “臣等疏忽了,如此大捷確需告廟“口

    對于韋安達等人的誤解,李旦淡淡一笑卻未解釋,拾級下了亭閣后親手攜了方才誦詩的小皇孫逸步而去。

    這一刻夭朗氣清,惠風和暢,李旦眼中太液池的水光柳色實是清麗絕美到了極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