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章蕭睿新政(五)-《大唐酒徒》
第(3/3)頁
大唐軍馬重新配置,除了重點疆區布防重兵之外,內諸道陳兵數量大大減少。
接下來的事情,一切要走上正軌,就需要時間了。這些推行新政和機構設置、兵力配置的具體事宜,皆交給章仇兼瓊、裴寬等人去處理,而他自己則清閑了|多。
蕭睿明白,在半年的時間里,中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軍政監察權力機構設置應該就能基本到位并開始嘗試運轉了。在這其中,當然會有這樣那樣的障礙,甚至還會有叛亂,只要動用軍權強行推開,假以時日新政一定會漸漸常態化和制度化。
目標是清晰的,過程卻是曲折的,蕭睿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在他的計劃中,他準備用2年的時間推行新政,再用2年的時間鞏固政,然后再用十年的時間富國強兵,在他的有生之年,他一定會竭盡全力打造出一個全新而強大的泱泱大唐來。
新政推行到現在,蕭睿漸漸有了些感悟:中國古代為什么沒有類似君主立憲政治制度的改良,不在于中國人沒有民主的意識,而是在于,政推行需要上位的權力渡和強力推行試問,有幾個皇帝肯甘心放棄手中的權力?
而他這個穿越的到來,則無形中為大唐政治制度的改良埋下了個有力的伏筆。而促動蕭睿下定推行新政的決心,還是因為大唐海納百川的民風,以及相當強大的國力。唐人都能接受一個人當皇帝,推行新政又有何不可?
既然當年武則天能以一個子之身,以強力手段篡位稱帝,蕭睿覺得自己一定能將大唐帶向一個更加安全穩定運行的歷史軌道上去。
而政后的大唐,經濟會更繁榮,社會會更開放,文化會更包容……只要唐人習慣了更加民主的政治體制和社會氛圍,大唐皇帝想要再次復辟的可能性幾乎等于是零。對此,他深信不疑。
而真要到了那個時候……蕭家的書房里,蕭睿奮地長出了口氣,放下手中的書卷,透過窗戶望著窗外的落葉紛飛和秋風涌起,嘴角浮起一絲若有若無的笑容。
不知不覺之中,秋天已經到來。而過了這個秋冬,到明年,政應該就開始初見成效了。蕭睿淡淡笑著,心里一片坦然。
而正在這個時候,一個俏麗修長而熟悉的身影進入了他的眼簾。(閱!〕
第(3/3)頁